[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竖井消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52679.1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5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邵维志;闫毅志;苏志敏;董旭;刘晓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能 竖井 滚筒 本实用新型 不锈钢支管 组合体 竖井消能装置 水利工程领域 等间距排列 两端水平 十字交错 水流能量 消能装置 运行过程 出水口 渐变段 进水口 内壁 冲击力 消散 噪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竖井消能装置,属于水利工程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竖井、消能滚筒、不锈钢支管,竖井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上部进水口、渐变段、竖井消能段、下部出水口,不锈钢支管的两端水平安装在竖井消能段两端的内壁上,一根不锈钢支管上安装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消能滚筒组成一个消能滚筒组合体,若干个消能滚筒组合体自上而下、等间距排列于竖井内部,相邻的两个消能滚筒组合体呈十字交错分布。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消能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使水流能量逐级消散,解决了在传统集中消能中冲击力强、振幅大、噪音高等方面的影响。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竖井消能装置,属于水利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在落差大、流量大的排水、给水或者泄洪等水流管线阶段中,水流落差大的管线容易发生空蚀和空蚀破坏,水流的失稳容易产生振动和噪声,在处于明满流交替状态时,对建筑物及其不利,因此要考虑在自身结构中消除水流挟带的能量,消力井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消力井能将大部分能量在跌水过程中的管线或构筑物内消除,下游的出口处不会对河床造成危害,保护河岸,减少河岸加固的费用消耗;排水管线内的消力井不会在泄水的构筑内发生空蚀破坏,减少水压对管道壁的冲击,增长管道的寿命;在较小空间和较短距离内,安全地泄散管道内势能与动能,在正常情况下使上游水流与下游水流获得妥善衔接,避免溢流;兼顾考虑水流引起的空蚀、脉动、振动、磨损以及冲刷等破坏作用,保证输水管道、消能构筑物以及管网的安全与耐久要求,供、泄水正常有序进行。本专利由国家基金项目(51569011)资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竖井消能装置,解决在水流管线中由于落差大、流量大等引起的水流管线空蚀破坏、冲击力过大、噪声大、震动强烈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竖井消能装置,包括竖井、消能滚筒2、不锈钢支管3,竖井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上部进水口1、渐变段、竖井消能段、下部出水口4,不锈钢支管3的两端水平安装在竖井消能段两端的内壁上,一根不锈钢支管3上安装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消能滚筒2组成一个消能滚筒组合体,若干个消能滚筒组合体自上而下、等间距排列于竖井内部,相邻的两个消能滚筒组合体呈十字交错分布。
优选地,所述的消能滚筒2由聚氨酯复合材料制成,且具有良好的旋转性能。
优选地,从上部进水口1进入的水流流向垂直于最上端消能滚筒组合体的放置方向。
优选地,所述的竖井消能段两端的内壁上设有与对不锈钢支管3管径大小对应的卡位,不锈钢支管3的两端卡设在卡位上。
优选地,所述的下部出水口4设置在竖井下部的侧壁上,且距离竖井底部一定距离。
优选地,所述的下部出水口4的形状为城门洞形。
优选地,还包括底座,竖井整体建设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消能滚筒组合体的加入,更加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消力井集中消能所带来的冲击力强、震动大、噪音大的缺陷,并且有效的解决了消力井内部空蚀问题,使消力井消能效果大大提高,延长了建筑物使用寿命,提高了输水系统的运行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施工操作,检修维护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型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视图。
图中各标号:1-上部进水口、2-消能滚筒、3-不锈钢支管、4-底部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526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排沙闸
- 下一篇:一种鱼刺型柔性生态导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