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自动采集灾情信息的智慧应急预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50614.3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2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南存钿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日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节点 监测仪 应急预警系统 本实用新型 光电隔离器 北斗通信 时钟模块 灾情信息 自动采集 控制器 北斗定位模块 第二传感器 第一传感器 近距离通信 极端状况 监测目标 通信网络 统一监控 网络实现 抗损性 北斗 畅通 灵活 通信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采集灾情信息的智慧应急预警系统,包括控制器、监测仪及监测节点。所述监测仪包括第一MCU模块、RS232通讯接口、GPRS通信模块、北斗通信模块、第一时钟模块、ZigBee协调器、第一光电隔离器、第一A/D模块、第一传感器组及北斗定位模块。所述监测节点包括第二MCU模块、第二光电隔离器、第二A/D模块、第二传感器组、第二时钟模块及ZigBee模块。本实用新型的监测仪通过GPRS网络与北斗网络实现与控制器的通信,兼顾了GPRS抗损性差的缺点和北斗通信容量有限的缺点,在极端状况下,仍可保证通信网络的畅通;监测仪及监测节点之间则通过ZigBee进行近距离通信,从而使各监测节点可灵活布置,以实现各监测目标的远程统一监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慧应急预警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自动采集灾情信息的智慧应急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应急预警系统用于在自然灾害、战争等发生时提供必要预警信息,从而使指挥所根据实际情况快速作出准确的判断,是人防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桥梁,其往往是各交道要道的咽喉,其在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由于桥梁结构的抗损性差,其在灾情发生时极易受到破坏,桥梁是否良好,会对救援、疏散等决策造成决定性影响。因此,对桥梁进行灾情信息的采集,是应急预警系统中不可获缺的一部分,也只有对桥梁进行信息采集,才能作出着眼于全局的决策。
如水坝,由于其特殊性,若发生灾情,水坝的存在同样会对救援及疏散等决策造成决定性影响,因此,对水坝进行灾情信息的采集,也同样是应急预警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自动采集灾情信息的智慧应急预警系统,可对重要设施进行信息采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自动采集灾情信息的智慧应急预警系统,包括控制器、监测仪及监测节点;所述监测仪包括第一MCU模块、RS232通讯接口、GPRS通信模块、北斗通信模块、第一时钟模块及ZigBee协调器,所述RS232通讯接口、第一时钟模块及ZigBee协调器分别与所述第一MCU模块相连,所述GPRS通信模块及北斗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RS232通讯接口相连;所述监测节点包括第二MCU模块、第二光电隔离器、第二A/D模块、第二传感器组、第二时钟模块及ZigBee模块,所述第二光电隔离器、第二时钟模块及ZigBee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MCU模块相连,所述第二光电隔离器、第二A/D模块及第二传感器组依次相连;所述控制器与监测仪之间通过GPRS网络或北斗网络通信;所述监测仪与监测节点之间通过ZigBee网络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感器组用于实现监测目标的结构状态监测,其包括位移计及倾角仪。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感器组还包括震动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仪还包括第一光电隔离器、第一A/D模块及第一传感器组,所述第一MCU模块、第一光电隔离器、第一A/D模块及第一传感器组依次相连,所述第一传感器组用于实现监测目标周边环境状态的监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感器组包括流速传感器及水位传感器,用于实现水流信息的监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感器组还包括风速传感器,用于实现气流信息的监测。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仪还包括与所述第一MCU模块相连的北斗定位模块,所述北斗定位模块用于上传所述监测仪的位置信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监测仪通过GPRS网络与北斗网络实现与控制器的通信,兼顾了GPRS抗损性差的缺点和北斗通信容量有限的缺点,在极端状况下,仍可保证通信网络的畅通;监测仪及监测节点之间则通过ZigBee进行近距离通信,从而使各监测节点可灵活布置;从而实现监测目标的远程统一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日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日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506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云架构的粉尘浓度测控系统
- 下一篇:智能栈板及物流管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