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氮气增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49951.0 | 申请日: | 2018-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5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延增;章东哲;宋振云;叶文勇;聂俊;苏伟东;魏小房;谭欢;杜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17D3/01 | 分类号: | F17D3/01;F17D1/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赵娇 |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球阀 减压阀 氮气增压装置 二氧化碳储罐 液态二氧化碳 压力传感器 安全阀 低压管路 高压管路 高压入口 施工 本实用新型 电动排气阀 手动排气阀 出口管路 高压氮气 上下对称 施工效果 依次设置 减压 出口管 过临界 压裂车 供液 加砂 空泵 排量 气化 供气 均衡 出口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氮气增压装置,其包括管路a和管路b两条上下对称布置的管路,所述管路a和管路b上均依次设置有高压入口、压力传感器Ⅰ、手动排气阀Ⅰ、安全阀Ⅰ、高压管路球阀、减压阀、安全阀Ⅱ、压力传感器Ⅱ、电动排气阀、低压管路球阀,管路a和管路b的出口汇集于一条出口管路上。施工时,高压氮气从高压入口接入,并经高压管路球阀、减压阀减压为低压,然后经低压管路球阀、出口管路进入到二氧化碳储罐并为其供气,使液态二氧化碳处于过临界状态,防止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及压裂车走空泵;并通过控制二氧化碳储罐的出液速度,保证连续、均衡供液,从而增大施工排量,提高整个施工加砂能力,改善施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气增压装置。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干法加砂压裂技术作为无水压裂技术的一种,对低渗透、低压油气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较水基压裂技术,该技术能够实现“无水压裂”,消除储层水敏和水锁伤害,提高压裂改造效果;压裂液无残渣,能够保护储层和支撑裂缝(导流能力保留系数大于90%);实现自主快速返排。可以大幅缩短返排周期;用于页岩气、煤层气压裂可促进吸附天然气的解析。
二氧化碳干法加砂压裂施工过程中,因液态二氧化碳处于临界状态,很容易进行气化,造成压裂车走空泵,供液不连续,施工排量不足,导致压裂时的加砂能力受限,影响压后效果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氮气增压装置,以解决液态二氧化碳从储罐输送到压裂车的过程中因气化而导致压裂车走空泵、施工过程中不连续供液及每台储罐不均衡供液等问题,从而增大施工排量,提高整个施工加砂能力,改善施工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氮气增压装置,所述氮气增压装置包括管路a和管路b两条上下对称布置的管路,所述管路a和管路b上均依次设置有高压入口、压力传感器Ⅰ、手动排气阀Ⅰ、安全阀Ⅰ、高压管路球阀、减压阀、安全阀Ⅱ、压力传感器Ⅱ、电动排气阀、低压管路球阀,管路a和管路b的出口汇集于一条出口管路上。
所述出口管路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流量计、压力传感器Ⅲ、低压出口球阀及手动排气阀Ⅱ。
所述减压阀前端为高压管汇区A,减压阀后端为低压管汇区B;所述的高压管汇区A内的管路a与管路b之间通过高压管路连通阀连通;所述的低压管汇区B内的管路a与管路b之间通过低压管路连通阀连通。
所述氮气增压装置还包括控制柜,所述压力传感器Ⅰ、减压阀、压力传感器Ⅱ、电动排气阀、流量计、压力传感器Ⅲ分别与控制柜相连。
所述氮气增压装置的入口连接有液氮泵车,液氮泵车上连接有液氮槽车,氮气增压装置的出口连接有二氧化碳储罐。
所述二氧化碳储罐通过储罐气相管线与氮气增压装置出口的出口管路相连通;二氧化碳储罐上设置有储罐压力传感器、储罐液位传感器、储罐液位计;二氧化碳储罐的底部连接有储罐液相管线,储罐液相管线上设置有储罐液相排放阀。
所述二氧化碳储罐设置有多个,多个二氧化碳储罐并列设置。
所述储罐压力传感器、所述储罐液位传感器、所述储罐液相排放阀分别与控制柜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氮气稳定的物理特性给二氧化碳储罐加压,使储罐内临界状态的液态二氧化碳处于过临界状态,防止液态二氧化碳从储罐输送到压裂车的过程中因气化而导致压裂车走空泵。
2、本实用新型使用氮气驱替储罐内的液态二氧化碳,使压裂车得到持续且稳定的供液。
3、本实用新型控制每台二氧化碳储罐的出液速度,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中每台储罐的持续供液。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99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气混输集成装置
- 下一篇:油气输送管道缺陷及应力形变安全监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