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面瘫眼病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48784.8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2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康;王鹤;许德斌;宗振;王根发;刘淼;巫欣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正奇 |
地址: | 330006***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罩筒 眼罩 显示器件 右眼 左眼 检测 神经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检测装置 轮匝肌 内筒壁 病检 眼病 第二温度传感器 第一温度传感器 数据采集分析器 数据采集分析 本实用新型 病情评估 电性连接 患者面部 间隔设置 结果数据 治疗效果 组件包括 背离 康复 治疗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瘫眼病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眼罩,检测眼罩上设置有数据采集分析器件;显示器件,显示器件设置于检测眼罩上并与数据采集分析器件电性连接,且显示器件位于背离患者面部的一侧;及病检组件,病检组件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检测眼罩上的左眼罩筒和右眼罩筒、分别设置于左眼罩筒的内筒壁上的第一湿度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左眼罩筒的端部的第一轮匝肌神经传感器、分别设置于右眼罩筒的内筒壁上的第二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及设置于右眼罩筒的端部的第二轮匝肌神经传感器。能够通过该病检结果数据能够更加客观、准确且定量的实现病情评估,同时提供有针对性及科学地康复治疗方案依据,保证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眼病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面瘫眼病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面瘫,又称面部神经炎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多是一侧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引起以患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等面部表情肌功能损伤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由于面神经同时还支配管理眼睛闭合的眼轮匝肌,所以,面瘫患者容易出现患侧眼裂变大,不能闭目,不能眨眼,角膜反射减弱。目前标准治疗方案为针对患侧眼睛局部应用润滑眼药水保持角膜表面的湿润,夜间睡觉佩戴眼罩或应用眼膏使暴露的角膜与空气隔离,避免干燥和污染。在此基础上,医生通过观察患者做出眼部动作(睁眼,闭眼,抬眉等)及结膜、角膜是否充血、水肿,流泪、分泌物是否增多,视力下降等现象来做出主观判断。例如患者做出闭眼动作,医生根据双眼上下眼睑闭合程度及肌肉的收缩情况,来判断病情程度。这种主观判断很大程度取决于医生的临床经验,无法客观、定量化,不仅效率不髙而且存在一定误差,不能客观、准确地评估病情及疗效,无法对面瘫眼病的治疗与康复提供精准指导。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面瘫眼病检测装置,实现对面瘫眼病进行客观、准确且定量的病情评估,从而提供针对性及科学地给出康复治疗方案依据,保证治疗效果。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面瘫眼病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眼罩,用于佩戴在患者头部,且所述检测眼罩上设置有数据采集分析器件;
显示器件,所述显示器件设置于所述检测眼罩上并与所述数据采集分析器件电性连接,且所述显示器件位于背离患者面部的一侧;及
病检组件,所述病检组件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检测眼罩上的左眼罩筒和右眼罩筒、分别设置于所述左眼罩筒的内筒壁上的第一湿度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左眼罩筒的端部并用于与患者左眼轮匝肌相对的第一轮匝肌神经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右眼罩筒的内筒壁上的第二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及设置于所述右眼罩筒的端部并用于与患者右眼轮匝肌相对的第二轮匝肌神经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轮匝肌神经传感器、所述第二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湿度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轮匝肌神经传感器均与所述数据采集分析器件电性连接。
应用上述面瘫眼病检测装置对由于面瘫引起的眼病患者进行治疗时,患者通过将检测眼罩佩戴在头部,此时安设在检测眼罩上的左眼罩筒恰好罩设在患者左眼部上、右眼罩筒恰好罩设在患者右眼部上,之后在一段时间的治疗周期内,安装在左眼罩筒上的第一湿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一轮匝肌神经传感器可实时采集左眼部区域内的湿度、温度及左轮匝肌神经数据并传输给数据采集分析器件,同时安装在右眼罩筒上的第二湿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二轮匝肌神经传感器实时采集右眼部区域内的湿度、温度及右轮匝肌神经数据并传输给数据采集分析器件,之后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器件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比对等,最后将病检结果显示于显示器件上,通过将病检结果与指标数据对照,使得医生能够通过该病检结果数据科学地判断患者面瘫病情程度,进而能够更加客观、准确且定量的实现病情评估,同时提供有针对性及科学地康复治疗方案依据,保证治疗效果。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87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近红外光脑成像系统
- 下一篇:神经内科用多功能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