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深基坑钢支撑体系的活络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47586.X | 申请日: | 2018-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1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 发明(设计)人: | 孙九春;杨柳;薛武强;唐俊华;曹虹;金礼元;王玲素;金奇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顾正超 |
| 地址: | 31805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筒体 底板 固定组件 活动组件 伸缩筒体 滑道板 滑道 本实用新型 钢支撑体系 活络头 深基坑 侧壁 端板 垂直 承载能力 嵌入设置 一端设置 嵌套的 外侧面 滑动 贯通 贯穿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深基坑钢支撑体系的活络头,包括相互嵌套的固定组件和活动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端板,垂直于所述端板设置有固定筒体,所述固定筒体嵌入设置有滑道板,所述滑道板的两端贯穿于所述固定筒体的侧壁、且至少一端突出于所述固定筒体的外侧面;所述活动组件包括底板,垂直于所述底板设置有伸缩筒体,所述伸缩筒体的侧壁至少设置有一条贯通的滑道,所述滑道沿着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底板一端设置;所述滑道板插入到所述滑道内使所述伸缩筒体相对于所述固定筒体滑动,以调节所述活动组件与所述固定组件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承载能力和支撑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深基坑钢支撑体系的活络头。
背景技术
目前,钢支撑体系是深基坑最常用的支撑形式。钢支撑系统通过焊接牛腿的方式直接支撑在地墙的预埋铁板上,只受压不受拉,一根钢支撑一般由若干钢管节段与螺栓、一个活络头以及若干抱箍组成。一般把钢支撑当做一根杆件用压杆稳定理论来确定其承载能力,即只考虑钢支撑的钢管节段的极限承载能力,但在实践中,钢支撑是由钢管节段、螺栓、活络头以及抱箍等组成的结构体系,体系中每个部分有其相应的承载能力,因此应当把所有构件当做一个系统,研究钢支撑系统的极限承载能力。由于钢支撑直接搁置在地墙预埋件上,因此其力学模型可简化为一根两端铰接的轴向受压的杆件,其力学问题最终转化为压杆稳定问题。钢支撑作为压杆结构,从力学上讲其最常见的破坏形式即为失稳破坏。现有技术的活络头,包括相互嵌套的固定组件和活动组件。通过对活络头有限元模型结果分析可知,活络头的失稳破坏为活动组件与固定组件的重叠部分截面附近的部位达到极限应力而导致整体结构破坏,活络头受轴心力和偏心力作用,其应力分布有较大差异。在轴向力作用下,主要由活动组件的伸缩筒体承担荷载,因此活动组件的伸缩筒体的承载能力决定了钢支撑体系的承载能力。在偏心力作用下,活动组件的伸缩筒体除了承担了小部分的压力,还承担了大部分的弯矩,因此活动组件的伸缩筒承担弯矩的荷载的能力决定了钢支撑体系的结构稳定性。由此可知,现有技术的活络头,其承载能力和结构稳定性存在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深基坑钢支撑体系的活络头,以提高承载能力和支撑的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深基坑钢支撑体系的活络头,包括相互嵌套的固定组件和活动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端板,垂直于所述端板设置有固定筒体,所述固定筒体嵌入设置有滑道板,所述滑道板的两端贯穿于所述固定筒体的侧壁、且至少一端突出于所述固定筒体的外侧面;所述活动组件包括底板,垂直于所述底板设置有伸缩筒体,所述伸缩筒体的侧壁至少设置有一条贯通的滑道,所述滑道沿着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底板一端设置;所述滑道板插入到所述滑道内使所述伸缩筒体相对于所述固定筒体滑动,以调节所述活动组件与所述固定组件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络头,所述底板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两端贯穿于所述伸缩筒体的侧壁、且至少一端突出于所述伸缩筒体的外侧面。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络头,所述活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伸缩筒体之间的加劲板。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络头,突出于所述第二筒体的外侧面的滑道板在靠近所述端板的一端为倾斜面。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络头,所述伸缩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均为矩形筒体。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络头,所述伸缩筒体的嵌套在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或者外部。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络头,所述底板的形状为矩形。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络头,所述端板的形状为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75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支撑体系变形监测补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坑加固支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