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流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47412.3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3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井内一博;多多良辰哉;松山纯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32;F04D29/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黄纶伟;韩香花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筒 转子部 轴流风扇 转子筒 壁部 顶板部 叶轮毂 轮毂 筒状 中心轴线配置 本实用新型 多个叶片 上下延伸 向上延伸 周向排列 轴向垂直 定子部 内表面 配置的 位置处 一体地 个壁 轴向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轴流风扇。该轴流风扇具有:转子部,其具有沿着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的轴;与转子部在径向上相对地配置的定子部;以及叶轮毂,其固定于转子部而能够与转子部一体地旋转。叶轮毂具有:轮毂顶板部,其在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筒状的轮毂筒部,其从轮毂顶板部的外缘朝向轴向下方延伸;多个叶片,它们在轮毂筒部的外表面上沿周向排列;多个壁部,它们在比轮毂筒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处沿周向隔着间隙而排列;以及连接部,其连接轮毂筒部与壁部。转子部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筒状的转子筒部,转子筒部的外表面与壁部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与转子筒部的外表面接触的壁部通过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连接部而与轮毂筒部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流风扇。
背景技术
在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08-069672号公报中公开了以往的风扇。该风扇在转子轭上安装有叶轮。叶轮具备具有断头圆锥筒状周壁部的叶轮杯,在叶轮杯的滑壁部的外周面上,呈环状排列的多个叶片突出设置。并且,环状部件呈同心状一体形成在叶轮杯的周壁部的内侧。多个支承部件沿周向形成在叶轮杯周壁部内周面与环状部件外周面之间。此外,多个肋朝向环状部件的径向内方突出设置。在将转子轭向叶轮杯压入时对肋施加径向外方的应力。由此在压入时作用于肋的径向外侧的压入应力作为周向力被环状部件吸收而降低施加给叶轮杯的负荷。
实用新型内容
近年来,要求能够进行高温下的连续驱动的高风量风扇马达。由于在高温下存在弯曲弹性系数降低的倾向,因此为了抑制叶轮叶片部的变形,优选选定弯曲弹性系数较高的材料。并且,由于伴随着高风量的要求,需要使风扇马达高速旋转,因此在高温下高速旋转时也为了维持叶轮的平衡,需要将叶轮杯和转子轭牢固地固定。另一方面,在利用具有较高的弯曲弹性系数的材料形成了叶轮杯的情况下,在环境温度从高温变化到低温时,由于叶轮杯与转子轭的热膨胀差引起的热应力存在变得更大的倾向。并且,在环境温度从低温变化为高温时,有可能由于叶轮杯与转子轭的热膨胀差而导致叶轮杯与转子轭的固定强度降低。因此,要求如下的风扇马达:即使在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也抑制作用于叶轮和转子轭的热应力变大,并且通过实现牢固的固定而能够稳定地连续驱动。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具有叶轮的轴流风扇:在驱动时的环境温度幅度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旋转。
第一方式的例示的轴流风扇具有:转子部,其具有沿着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的轴;定子部,其与所述转子部在径向上相对地配置;以及叶轮毂,其固定于所述转子部而能够与所述转子部一体地旋转,所述叶轮毂具有:轮毂顶板部,其在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筒状的轮毂筒部,其从所述轮毂顶板部的外缘朝向轴向下方延伸;多个叶片,它们在所述轮毂筒部的外表面上沿周向排列;多个壁部,它们在比所述轮毂筒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处沿周向隔着间隙而排列;以及连接部,其将所述轮毂筒部和所述壁部连接,所述转子部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筒状的转子筒部,所述转子筒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壁部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与所述转子筒部的外表面接触的所述壁部通过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所述连接部而与所述轮毂筒部连接。
第二方式的轴流风扇在第一方式中,与所述转子筒部的外表面接触的所述壁部的周向两端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而与所述轮毂筒部连接。
第三方式的例示的轴流风扇在第一方式中,与所述转子筒部的外表面接触的所述壁部在周向中央部处与所述转子筒部的外表面接触。
第四方式的例示的轴流风扇在第二方式中,与所述转子筒部的外表面接触的所述壁部在周向中央部处与所述转子筒部的外表面接触。
第五方式的例示的轴流风扇在第三方式中,与所述转子筒部的外表面接触的所述壁部的周向两端部以外的区域与所述轮毂筒部隔着间隙而在径向上相对。
第六方式的例示的轴流风扇在第四方式中,与所述转子筒部的外表面接触的所述壁部的周向两端部以外的区域与所述轮毂筒部隔着间隙而在径向上相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74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