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三相配电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47341.7 | 申请日: | 2018-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9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龙;王延乐;王团委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耐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1/48 | 分类号: | H02B1/48;H02B1/20;H02B1/04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石丹丹 | 
| 地址: | 4675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铜排 空气开关 底座 铜排座 铜片 三相配电箱 固定机构 卡扣座 卡槽 卡扣 上盖 本实用新型 并列排布 垂直一体 电气设备 盒体内部 进线端子 漏电开关 装置结构 地线排 连接孔 布线 穿出 盒盖 盒体 零线 下端 美观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三相配电箱,包括盒体、盒盖、设置在盒体内部的漏电开关、两个并列排布的空气开关、零线排、地线排以及空气开关固定机构;所述空气开关固定机构包括卡扣座、第一底座、第一连接铜排、第二底座、第二连接铜排、第三连接铜排以及扣合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方的上盖,所述第一连接铜排、第二连接铜排和第三连接铜排均包括铜排座、两个与铜排座垂直一体连接的铜片和设置在铜排座端部的连接孔,所述铜片穿出上盖,所述卡扣座包括卡槽,所述空气开关的下端卡扣在卡槽中,空气开关的进线端子卡扣在铜片上。该装置结构简单、布线合理、安装快捷、整体美观以及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三相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
传统的配电箱内的空气开关通过在每一个上端的进线端子连接导线来并联,由于导线需要弯折,而进线导线具有较粗的直径,因此不易弯折,并且在接线时使空气开关容易出现歪斜或者间隙,另外,导线占用配电箱内的空间大,整体不美观,而且还浪费大量的线材,增加了成本投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布线合理、安装快捷、整体美观以及节约成本的集成三相配电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三相配电箱,包括盒体、与盒体铰接的盒盖、设置在盒体内部的漏电开关、两个并列排布的空气开关、零线排、地线排以及空气开关固定机构;所述空气开关固定机构包括卡扣座、第一底座、第一连接铜排、第二底座、第二连接铜排、第三连接铜排以及扣合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方的上盖,所述第一连接铜排、第二连接铜排和第三连接铜排均包括铜排座、两个与铜排座垂直一体连接的铜片和设置在铜排座端部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漏电开关的出线孔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铜排设置在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铜排和第三连接铜排设置在第二底座与上盖之间,所述铜片穿出上盖,所述卡扣座包括卡槽,所述卡槽与铜片位于同一纵轴线上,并且数量相等,所述空气开关的下端卡扣在卡槽中,空气开关的进线端子卡扣在铜片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底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底座并列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铜排包括第一铜排座、两个与第一铜排座垂直一体连接的第一铜片、两个第一定位孔和设置在第一铜排座端部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底座上的第一定位柱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底座上开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插槽用于穿插第一铜片,所述第二定位孔与第一底座上的第二定位柱相配合,所述第二底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底座并列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铜排包括第二铜排座、两个与第二铜排座垂直一体连接的第二铜片和设置在第二铜排座端部的第二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铜排包括第三铜排座、两个与第三铜排座垂直一体连接的第三铜片和设置在第三铜排座端部的第三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开设三个第二插槽和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三个第二插槽分别对应穿插第一铜片、第二铜片和第三铜片。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耐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耐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73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