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3D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44006.1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1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曹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三合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框 磁铁安装孔 防护装置 机器人 内侧表面 连接稳定 底座 镶嵌 本实用新型 传感器识别 高分子粉末 碳纤维材料 橡胶保护套 对称设置 人员使用 四周表面 正六边形 电路箱 固定板 固定孔 连接管 橡胶套 元件体 底端 覆盖 保证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3D防护装置,包括顶部电路箱、连接管、元件体、固定板、固定孔、底座和橡胶套,固定框的内侧表面固定镶嵌有传感器识别孔,固定框的内侧表面四角均固定镶嵌有磁铁安装孔,底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固定框的四周表面固定覆盖有橡胶保护套。磁铁安装孔设置为高度为六毫米的正六边形,且磁铁安装孔相互对称设置在固定框的内侧表面四角,在使用人员使用防护装置的时候,通过磁铁安装孔达到在对机器人进行保护的同时达到使连接稳定的效果,从而达到保护机器人的时候保证连接稳定的效果,设置的固定框为高分子粉末碳纤维材料,适用于机器人3D防护装置的生产和使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机器人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目前在工业、医学、农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等有重要用途。
现有的防护装置,在使用人员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结构简单,材料单一,不能很好的达到对机器人进行保护的效果,且不能很好的达到在对机器人进行保护的同时保证连接稳定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解决不能很好的对机器人进行保护和不能很好的在对机器人进行保护的同时保证连接稳定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机器人3D防护装置,该装置中通过设置固定框、磁铁安装孔与传感器识别器,使得防护装置在使用人员使用时可以达到对机器人进行坚固的保护且在保护的同时可以保证连接稳定的效果,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防护装置设计不够合理,不能很好的对机器人进行保护和不能很好的在对机器人进行保护的同时保证连接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3D防护装置,包括顶部电路箱、连接管、元件体、固定板、固定孔、底座和橡胶套,所述连接管设置在顶部电路箱的右侧表面,且连接管与顶部电路箱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元件体设置在连接管的左侧,且元件体与连接管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孔设置在固定板的表面,且固定孔与固定板进行镶嵌连接,所述橡胶套设置在底座的底端,且橡胶套与底座进行套装连接,所述底座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对称,可以对固定框提供稳定的支撑,所述顶部电路箱设置有两个,可以使防护设备进行稳定的运行。
所述固定框的内侧表面固定镶嵌有传感器识别孔,所述固定框的内侧表面四角均固定镶嵌有磁铁安装孔;
所述底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四周表面固定覆盖有橡胶保护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框为高分子粉末碳纤维材料,且固定框的宽度为三十毫米,所述固定框的长度为五十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磁铁安装孔设置为高度为六毫米的正六边形,且磁铁安装孔相互对称设置在固定框的内侧表面四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感器识别孔设置为高度为六毫米的正六边形,且传感器识别孔相互对称设置在固定框的内侧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橡胶保护套设置为厚度五厘米的橡胶材料,且顶部电路箱和固定板的底部嵌入到橡胶保护套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解决不能很好的对机器人进行保护和不能很好的在对机器人进行保护的同时保证连接稳定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机器人3D防护装置,该装置中通过设置固定框、磁铁安装孔与传感器识别器,使得防护装置在使用人员使用时可以达到对机器人进行坚固的保护且在保护的同时可以保证连接稳定的效果。
(1)该种机器人3D防护装置设置的固定框为高分子粉末碳纤维材料,且固定框的宽度为三十毫米,固定框的长度为五十毫米,在使用人员使用防护装置的时候,通过固定框达到对机器人进行保护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三合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科三合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40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拟移动式工业气动机械手控制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手防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