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在线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43231.3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3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杨飞;杨宇帆;白云;王林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东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蒲艳紫 |
地址: | 4011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壳体 上线圈 下线圈 连接机构 下壳体 输电线路故障定位 在线监测装置 上骨架 下骨架 内绕线线圈 罗氏线圈 缠绕 体内 影响检测结果 本实用新型 绕线线圈 电接通 铰接处 小电流 铰接 壳体 上壳 下壳 检测 阻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在线监测装置,包括:罗氏线圈;罗氏线圈包括:上壳体、上骨架、上线圈、下壳体、下骨架、下线圈以及连接机构,上壳体内设置有上骨架,上骨架上缠绕有上线圈,上壳体一端铰接有下壳体,下壳体内设置有下骨架,下骨架上缠绕有下线圈,在上壳体与下壳体的铰接处设置有连接机构,以当上壳体与下壳体围成一环状时连接机构使得上线圈与下线圈电接通,当下壳体相对上壳体旋转时连接机构不阻碍上线圈与下线圈的分离。该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在线监测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上线圈外壳内绕线线圈和下线圈外壳内绕线线圈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环状绕线线圈而导致检测得到的小电流值影响检测结果误差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在线监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在线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201410697388.5的用于输电线路雷电流测量的可开口式罗氏线圈,包括上线圈外壳、下线圈外壳、柔性罗氏线圈螺纹骨架、绕线线圈、绝缘套管、内屏蔽层、热缩管等,绕线线圈均匀地缠绕在柔性罗氏线圈螺纹骨架上的螺纹凹槽中,在柔性罗氏线圈螺纹骨架和绕线线圈的外层依次套有绝缘套管、内屏蔽层和热缩管。虽然该线圈解决了传统闭合型硬质结构罗氏线圈现场安装不方便的问题,但是该线圈仍然存在的缺点为:
由于上线圈外壳与下线圈外壳一端铰接,上线圈外壳与下线圈外壳另一端螺纹连接,那么上线圈外壳内绕线线圈两端和下线圈外壳内绕线线圈两端都是断开的,两个半圆弧形绕线线圈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环状绕线线圈,需要分别检测上线圈外壳内绕线线圈和下线圈外壳内绕线线圈内电流,导致各自检测得到电流值小,进而导致检测结果误差大的现象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在线监测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上线圈外壳内绕线线圈和下线圈外壳内绕线线圈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环状绕线线圈而导致检测得到的小电流值影响检测结果误差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在线监测装置,包括:罗氏线圈;
罗氏线圈包括:上壳体、上骨架、上线圈、下壳体、下骨架、下线圈以及连接机构,上壳体内设置有上骨架,上骨架上缠绕有上线圈,上壳体一端铰接有下壳体,下壳体内设置有下骨架,下骨架上缠绕有下线圈,在上壳体与下壳体的铰接处设置有连接机构,以当上壳体与下壳体围成一环状时连接机构使得上线圈与下线圈电接通,当下壳体相对上壳体旋转时连接机构不阻碍上线圈与下线圈的分离。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实现了安装后(也即是:当上壳体与下壳体围成一环状时)上线圈和下线圈的电接通,使得上线圈和下线圈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形线圈,避免了需要分别测量下线圈和下线圈内的电流值,减少了检测的麻烦,同时也使得感应更加灵敏,得到的电流值更大,测量得到的误差越小,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在线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上壳体和下壳体铰接处剖开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盒体处的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东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东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32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电枢绕组匝间短路音频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电缆故障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