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跳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42582.2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7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夏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嘉万光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G02B6/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软翰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0 | 代理人: | 吴雅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同胜社区华荣路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盒 插头电源 光纤跳线 插孔 负电极 正电极 跳线 负极导线 光纤线缆 正极导线 电连接 布线 灯珠 本实用新型 光通信网络 故障光纤 光纤接头 通信网络 发光 电池 维护 | ||
一种光纤跳线,包括:光纤线缆、设置于光纤线缆两端的光纤接头和发光盒,发光盒上设置有灯珠,两发光盒之间设置有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光纤跳线还设置有插头电源,插头电源内设置有电池,插头电源设置有正电极和负电极,发光盒设置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插头电源插于任一发光盒,正电极插入第一插孔,负电极插入第二插孔,正电极与正极导线电连接,负电极与负极导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光线跳线,在光通信网络布线的维护时,当其中一条光纤跳线出现故障时,将插头电源插于光线跳线一端的发光盒上,光纤跳线两端的灯珠发光,很容易找到故障光纤跳线的另一端,方便了通信网络布线的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纤跳线。
背景技术
光纤跳线是指光缆两端都装上连接器插头,用来实现光路活动连接。目前光网络布线和数据中心配线容量高,密度大,在机房里可看到成百上千条光纤跳线捆扎在一起,当其中一条跳线出现故障,从跳线一端接头寻找另一端接头,变得十分困难,需要耗费很多时间才能找到,然后排除故障。
所以,在光通信网络布线的维护时,现有技术的光线跳线非常不方便,寻找故障光线跳线工作量非常大,耗费时间长,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光通信网络布线维护方便的光纤跳线。
一种光纤跳线,包括:光纤线缆、设置于所述光纤线缆两端的光纤接头和发光盒,两所述发光盒设置于两所述光纤接头之间,所述发光盒固定于所述光纤线缆上,所述发光盒上设置有灯珠,两所述发光盒之间设置有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所述正极导线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灯珠的正极电连接,所述负极导线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灯珠的负极电连接,所述光纤跳线还设置有插头电源,所述插头电源内设置有电池,所述插头电源设置有外凸的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电连接,所述负电极与所述电池的负极电连接,所述发光盒设置有与所述正电极相配合的第一插孔,所述发光盒设置有与所述负电极相配合的第二插孔,所述插头电源插于任一所述发光盒,所述正电极插入所述第一插孔,所述负电极插入所述第二插孔,所述正电极与所述正极导线电连接,所述负电极与所述负极导线电连接。
优选地,上述发光盒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光纤线缆穿设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内。
优选地,上述灯珠为LED灯珠。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跳线在光纤线缆两端设置有灯珠,正极导线的两端分别与两灯珠的正极电连接,负极导线的两端分别与两灯珠的负极电连接,即通过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将两灯珠并联连接,当插头电源插于任意一个发光盒上时,插头电源的正电极插入该发光盒的第一插孔、插头电源的负电极插入该发光盒的第二插孔时,插头电源内的电池给位于光纤线缆两端的灯珠通电,光纤跳线两端的灯珠同时发光。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光线跳线,在光通信网络布线的维护时,当其中一条光纤跳线出现故障时,将插头电源插于光线跳线一端的发光盒上,光纤跳线两端的灯珠发光,很容易找到故障光纤跳线的另一端,方便了通信网络布线的维护,节省了维护时间,提高了维护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纤跳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纤跳线的发光盒和插头电源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纤跳线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嘉万光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嘉万光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25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