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40764.6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1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吕磊;徐军;王玉芬;闫现所;许震宇;白晓亮;田建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明华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4 | 分类号: | G01N1/34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单虎 |
地址: | 266108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燥管 样气 膜式 分子筛 变色硅胶 气体预处理系统 样品气体 本实用新型 干燥空气 高分子膜 容器干燥 抽气泵 干燥剂 取样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预处理系统,包括对样品气体进行干燥的样气膜式干燥管,样品气体在取样泵的作用下通过所述样气膜式干燥管,所述样气膜式干燥管为高分子膜干燥管,还包括用于干燥空气的容器,所述容器内装有干燥剂,经所述容器干燥后的空气在抽气泵的作用下通入样气膜式干燥管用于对样气进行干燥。使用装有变色硅胶颗粒或者分子筛的容器对空气进行干燥,变色硅胶和分子筛价格都非常便宜,而且变色硅胶和分子筛还可以重复使用,因此,相较于使用nafion干燥管成本大大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烟气是气体和烟尘的混合物,是污染居民区大气的主要原因。烟气的成分很复杂,主要包括水蒸汽、SO2、N2、O2、CO、CO2碳氢化合物以及氮氧化合物等,烟尘包括燃料的灰分、煤粒、油滴以及高温裂解产物等。因此,烟气对环境的污染是多种毒物的复合污染。烟尘对人体的危害性与颗粒的大小有关,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多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飘尘,尤其以1~2.5微米的飘尘危害性最大。因此烟气要进行处理后排放在大气中,处理后的烟气需要进行在线检测,以此来判断排放的烟气是否合格。
目前用于烟气在线监测系统的分析方法主要有:
冷干法:就是通过采样装置(通常为隔膜泵)将烟道内的气体(温度一般较高、湿度大)通过制冷处理,将烟气中的水分(湿度)去除,去除后的烟气通过气体压力和流量调制,达到分析仪表的要求,从而进入分析仪表进行分析,分析后的废气通过仪表直接排入空气中;
热湿法:烟气通过采样装置(通常为射流泵)将烟气从烟道内取出,取出后烟气通过恒热型电伴热采样管进入压力流量调节系统,最后进入仪表进行分析,分析后的废气直接排入空气(压缩空气的引入导致了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压缩空气的混合气体);
原位式测量:将仪表直接安装在需要监测的位置进行烟气监测。
由于烟气湿度高,像烟气中超低浓度的二氧化硫溶于水,导致有效二氧化硫成分显著流失,造成测量不准确。在高湿度条件下测量易溶于水的气体组分时,需要保证在样品气体不失真的前提下尽量去除水分子。目前,较为先进的做法是采用两个nafion干燥管,一个用于干燥空气并将干燥的空气通入另一个nafion干燥管用于干燥样气,采用该结构的处理系统,需要三个泵为气体循环提供动力,nafion干燥管均为国外购买,成本较高;现有的处理系统将样气直接通入nafion干燥管,样气中的氨气会对nafion干燥管的高分子膜造成损害;现有处理系统将干燥后的样气直接通入分析仪进行分析,对于样气的湿度以及流量是否达到分析仪测量的标准都没有进行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预处理系统,主要克服现有烟气预处理系统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体预处理系统,包括对样品气体进行干燥的样气膜式干燥管,样品气体在取样泵的作用下通过所述样气膜式干燥管,所述样气膜式干燥管为高分子膜干燥管。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作出如下改进:还包括用于干燥空气的容器,所述容器内装有干燥剂,经所述容器干燥后的空气在抽气泵的作用下通入样气膜式干燥管用于对样气进行干燥。
优选的,所述干燥剂为分子筛或者变色硅胶颗粒。
优选的,所述样气膜式干燥管为Sunsep膜式干燥管。
优选的,所述样气膜式干燥管的入口处设有用于滤除样气中氨气和油份,保护样气膜式干燥管的保护器。
优选的,经所述保护器滤除氨气和油份后的样气有一路在检测泵的作用下通入检测器,指示氨气是否存在。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样气膜式干燥管进样气一侧,所述加热装置内设有温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明华电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明华电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07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