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浆成型模具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40643.1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5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董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新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B28B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王鹏;周军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房体 干燥装置 加热单元 排湿单元 注浆成型 模具 卷帘门 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 快速干燥 模具寿命 内部连通 生产效率 出风口 出气口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注浆成型模具干燥装置,包括围蔽房体、加热单元和排湿单元;围蔽房体包括至少一个卷帘门,卷帘门设于围蔽房体的侧面;加热单元设于围蔽房体的顶部,加热单元的出风口与围蔽房体的内部连通;排湿单元的出气口设于围蔽房体的顶部,排湿单元的进气口设于围蔽房体的内部。上述干燥装置可对在线模具进行快速干燥,进而增加一天内的注浆成型次数,同时可避免模具寿命缩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浆成型模具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注浆成型,坯体的制备过程为:将原料浆注入模具内,模具在其毛细管力的作用下,靠近模具壁的原料浆中的水分被吸收,形成薄坯层;水分进一步被吸收,当坯层厚度达到注件厚度时,形成雏坯;模具继续吸收水分,雏坯开始收缩,待雏坯干燥、脱模,即完成坯体的制备。坯体制备完成后,对于注浆线上的模具,则在车间自然干燥,由于模具无法快速干燥,一天只能注浆成型一次,且模具内的水分长期在模具内积存,会使得模具寿命降低,上述缺点皆会影响生产,增加成本。
如何提供一种可对在线模具进行线上快速干燥的装置,对于注浆成型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浆成型模具干燥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注浆成型模具干燥装置,包括围蔽房体、加热单元和排湿单元。其中,围蔽房体包括至少一个卷帘门,卷帘门设于围蔽房体的侧面;加热单元设于围蔽房体的顶部,加热单元的出风口与围蔽房体的内部连通;排湿单元的出气口设于围蔽房体的顶部,排湿单元的进气口设于围蔽房体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围蔽房体对在线模具进行围蔽,同时利用加热单元进行干燥,此方式可对模具进行快速干燥,使得一天内的注浆成型次数增加,同时可避免模具的有效使用次数降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直接在注浆线上围蔽,可节省空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单元可以包括余热调节门、循环风机和热风管道;余热调节门设在循环风机的进风口上,循环风机的出风口与热风管道的一端连通,热风管道的另一端与围蔽房体的内部连通。由此,通过循环风机实现围蔽房体内热风的输入,进而实现在线模具的干燥,而且热风为窑炉余热,利用余热进行干燥,可节能减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排湿单元可以包括排湿风机和进气风管;排湿风机设于围蔽房体的顶部;进气风管包括两条风管,每条风管的一端与排湿风机的进气口连通,两条风管的另一端均设在围蔽房体内部的底部。由此,由于进气风管的一端与排湿风机的进气口连通、另一端位于围蔽房体内部的底部,在围蔽房体内进行干燥时,排湿风机通过进气风管将围蔽房体底部的湿气排出,实现围蔽房体内的除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排湿单元还可以包括出气风管,出气风管的一端与排湿风机的出气口连通,出气风管的另一端位于围蔽房体的外部。由此,利用出气风管可对排湿风机排出的湿气进行导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注浆成型模具干燥装置还可以包括分风器,分风器设在围蔽房体的内部,分风器与加热单元的出风口连通。由此,分风器具有分风的作用,将分风器与加热单元的出风口连通,有利于控制热风的流向,提高模具的干燥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风器可以包括多个分风体和分风管道,分风管道的进风口与加热单元的出风口连通,分风管道上设有多个出风口,分风管道上的每个出风口均连通一个分风体。由此,围蔽房体内设置有多个分风体,由于分风体多点设置,可使加热单元出风口输出的热风均匀输送至围蔽房体内,提高模具的干燥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围蔽房体还可以包括墙板和进出门,围蔽房体沿注浆线延伸的两个侧面至少一面设有卷帘门,围蔽房体垂直于注浆线的两个侧面中一面设有卷帘门、另一面设有进出门,围蔽房体由卷帘门、墙板和进出门形成围蔽空间。由此,通过卷帘门、墙板和进出门构成围蔽房体,且卷帘门的设置可方便注浆线的围蔽或显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新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新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06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泥电线杆蒸养池
- 下一篇:一种径向多极磁环的挤出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