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井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39150.6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9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雷一;彭静;骆建;刘家伟;李易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举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E02D29/14;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47 重庆市渝北区青***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单元 电缆井 远程监控服务器 地下电缆 通信连接 监测单元 监测系统 监测预警 手持终端 电缆孔 预留 预警 本实用新型 信号输出端 安全隐患 非法开启 监控信息 实时上传 通讯模块 准确监测 未使用 监测 监控 阻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井监测系统,包括用于监测地下电缆井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未使用的电缆井的监测预警单元、近程处理单元、远程监控服务器以及手持终端;所述监测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近程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监测预警单元与近程处理单元通信连接;所述近程处理单元通过NB‑Iot通讯模块与远程监控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手持终端与远程监控服务器通信连接,能够对地下电缆井的环境进行准确监控并实时上传监控信息并进行预警,而且还能够对地下电缆井的预留电缆孔是否被非法开启进行准确监测并进行预警,并阻碍预留电缆孔被开启,从而消除电缆井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监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电缆井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的架设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架空电缆,另一种为地下电缆;地下电缆的敷设一般是在地下设置电缆井,电缆井之间通过电缆通道连通,然后将电缆敷设在电缆孔内,相对于架空电缆,地下电缆有自身的特点:由于地下电缆埋设于地下,因此,第电缆的属性、环境等也更加不明晰,需要进行实时监测,现有技术中,对于地下电缆的监测主要采用电压、电流等传感器对电缆进行监测,但是,这仅仅是自身的属性的监测,不全面,而且,地下电缆的电缆孔往往会有预留,这些未使用的电缆孔在没有经过允许的条件下是不能被开启以及使用的,但是,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误操作或者不法分子的故意,这些预留电缆被打开,从而存在安全隐患,然而现有技术却不能进行准确实时的监测。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亟需提出一种新的系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井监测系统,能够对地下电缆井的环境进行准确监控并实时上传监控信息并进行预警,而且还能够对地下电缆井的预留电缆孔是否被非法开启进行准确监测并进行预警,并阻碍预留电缆孔被开启,从而消除地下电缆井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井监测系统,包括用于监测地下电缆井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未使用的电缆井的监测预警单元、近程处理单元、远程监控服务器以及手持终端;
所述监测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近程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监测预警单元与近程处理单元通信连接;所述近程处理单元通过NB-Iot通讯模块与远程监控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手持终端与远程监控服务器通信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缆井监测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水位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水位传感器的输出端与近程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至少为两组,其中一组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电缆用于监测电缆温度,另一组用于监测电缆井内的环境温度。
进一步,所述监测预警单元包括用于封堵未使用电缆孔的封堵头、压敏电阻层、分压电阻、预警处理电路、蓄电池、通断控制电路以及微型电机;
所述封堵头为柱状结构,所述封堵头的一端嵌入于电缆孔用于对未使用的电缆孔进行封堵,所述封堵头的另一端端面沿封堵头的轴向下沉形成沉孔,所述预警处理电路、通断控制电路、微型电机、分压电阻以及蓄电池设置于沉孔内;
所述压敏电阻层设置于封堵头的外侧壁,所述压敏电阻层与分压电阻的一端形成串联结构,分压电阻的另一端接蓄电池正极连接,压敏电阻层还与蓄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分压电阻和压敏电阻层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与预警处理电路连接,所述预警处理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与通断控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通断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与蓄电池连接,通断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微型电机的电源端连接;所述预警处理电路与近程处理单元通信连接;
所述沉孔还设置有用于将沉孔与封堵头外侧壁连通的轴孔,所述轴孔内设置有锁舌,所述锁舌与微型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近程处理单元包括中央处理电路、预处理电路和GPS定位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举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举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391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