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空协同动态对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38168.4 | 申请日: | 2018-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9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 发明(设计)人: | 薛栋吉;夏青元;唐振民;陆建峰;马琦伟;许立松;高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C25/68 | 分类号: | B64C25/68;B64F1/02;B60P3/11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薛云燕 |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绞盘 拉力传感器 升降摇臂 舵机 滑块 动态对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 多功能钩 机载装置 伺服机构 直线导轨 升降 起落架 协同 车载装置 铰链连接 快速释放 上下摆动 无人平台 限位圆柱 装置结构 牵引绳 上表面 上移动 车体 挂锁 收放 受力 摇臂 缠绕 回收 检测 | ||
1.一种地空协同动态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载装置(1)和车载装置(2);
所述机载装置(1)包括电动收放起落架(4)、拉力传感器(5)、电动绞盘(6)和多功能钩锁(7),所述的多功能钩锁(7)通过牵引绳缠绕在电动绞盘(6)上,拉力传感器(5)与电动绞盘(6)固定在机载装置(1)下方,拉力传感器(5)用于检测电动绞盘(6)的受力情况;
所述车载装置(2)呈圆柱体且设置于车体(3)的顶部,所述圆柱体上表面沿半径开设多条缝隙,相邻的缝隙之间通过限位圆柱壁(11)相接,每条缝隙内设置一组升降伺服机构,每组升降伺服机构包括升降摇臂(10)、舵机(8)、滑块(12)和直线导轨(13);所述升降摇臂(10)一端与锥形挂锁(9)通过铰链连接、另一端与舵机(8)的摇臂连接,舵机(8)与滑块(12)连接,滑块(12)能在直线导轨(13)上移动;缝隙供升降摇臂(10)上下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空协同动态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伺服机构呈圆周阵列分布即相邻缝隙之间的夹角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空协同动态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摇臂(10)上下摆动,升降摇臂(10)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为±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空协同动态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挂锁(9)的棱边数目与升降摇臂(10)数量相等,锥形挂锁(9)的底边角点与升降摇臂(10)之间采用铰链方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空协同动态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圆柱壁(11)设置在车载装置(2)中心,圆柱直径大于锥形挂锁(9)最大外包球体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空协同动态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钩锁(7)的挂钩数量至少为两个,每个多功能钩锁(7)包括挂钩与舵机,舵机由飞行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舵机在旋转平面内呈圆周排布,且输出旋转轴朝外并与绳索垂直,挂钩一端与舵机摇臂固连,另一端沿舵机的输出旋转轴进行旋转,旋转角度范围为180°±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3816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用减震支架
- 下一篇:一种多角度照明高效农用喷洒无人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