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髋臼后壁接骨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35326.0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9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忠;钟振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百易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苏州彰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6 | 代理人: | 曹恒涛;潘剑 |
地址: | 215627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缘齿 接骨板 卡槽 外壁 髋臼 接骨板主体 髋臼后壁 固定爪 对骨 骨膜 接骨板固定 弧形过渡 螺钉固定 螺钉 抓持力 槽边 接骨 锐角 愈合 疼痛 施加 刺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髋臼后壁接骨板,在所述接骨板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数个边缘齿,同时在边缘齿的远离所述接骨板主体的端部形成有固定爪,这样所述固定爪就可以在螺钉固定接骨板的同时带动其对骨面施加有抓持力,使接骨板更加容易的固定在髋臼外壁上,避免了选择螺钉的困扰;进一步,所述边缘齿形成有卡槽,这样,因为髋臼外壁的形状,使髋臼外壁的一部分卡在卡槽中,这样使接骨板固定的更加紧固;进一步,所述卡槽的槽边连接处呈弧形过渡,减少了锐角对骨面骨膜的过渡刺激,减少了患者二次疼痛,提高了患者的愈合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骨板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髋臼后壁接骨板。
背景技术
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三部分组成,其外侧面有一个大而深的窝,成为髋臼,髋臼与股骨头组成髋关节。髋臼是髋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包含月状面和髋臼窝。由于髋关节负重大,活动度大,因此很容易发生损伤,而髋臼骨折可由骨盆骨折时耻骨、坐骨或髂骨骨折而波及髋臼,也可由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所致。髋臼后壁骨折的骨折线累及髋臼后缘或臼顶负重区,当骨折块超过髋臼后壁的40%时,将影响髋关节的稳定性,导致股骨头脱位。
目前,因为临床应用中尚没有专用于髋臼后壁粉碎型骨折的围关节弹性接骨板,故多将其他部位微型接骨板经修剪、折弯、塑形等处理后应用于髋臼后壁粉碎型骨折,这种方式缺点明显,需要术中根据骨骼外形进行反复塑形,导致手术时间长,出血多,手术并发症多,且手术人员对钢板的塑形程度也决定着接骨板对骨骼的贴附度,甚至决定着手术的成败。
中国专利文献CN104224293A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髋臼后壁骨折的组合式固定器,在该固定器使用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长度的螺钉至关重要,但是,由于该固定器的形状以及髋臼后壁臼顶的特殊结构,太长或者太短的螺钉都不太合适,螺钉长度合适后,固定器的固定效果有无法实现,导致骨折块无法固定牢靠,从而导致手术难度加大、术后固定不稳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06424136U公开了一种髋臼后壁围关节弹性接骨板及组合式内固定器,通过在接骨板上设置锚定刺以及增加组合式内固定器,将接骨板固定在髋骨后壁上,但是这种结构大大的增加了病人的二次疼痛,且需要增加固定器这个结构在髋骨后壁上,在本来受伤的髋骨后壁上增加了额外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髋臼后壁接骨板,其包括:设置有数个固定孔的接骨板主体,其具有用于贴附在骨骼表面的正面和背向正面的背面,在所述接骨板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数个边缘齿,在边缘齿的远离所述接骨板主体的端部形成有固定爪。
进一步,所述边缘齿形成有卡槽。
更进一步,所述卡槽的槽边连接处呈弧形过渡。
进一步,所述边缘齿的表面与所述接骨板主体的背面之间的角度α为15-20度。
进一步,所述接骨板主体的背面形成有两倾斜面,其倾斜角度β为10-15度。
进一步,所述接骨板主体的正面形成有弧形面。
进一步,所述接骨板主体的两侧呈凹弧过渡连接设计。
进一步,所述接骨板主体还包括第一延长段和第二延长段,所述第一延长段和第二延长段固定时,固定在髋臼后壁之外的骨头。
进一步,两个相邻边缘齿之间的所述接骨板主体的侧边上形成辅助固定孔,所述辅助固定孔形成有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百易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百易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353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锁骨的骨折固定板
- 下一篇:跟骨沟锁定内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