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途抽吸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34945.8 | 申请日: | 2018-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3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沈健;胡进;曾立鹏;刘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A61M39/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黄彩荣 |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插接管 芯杆 筒体内腔 抽吸装置 弹性通道 导液口 连接孔 芯杆内腔 筒壁 筒体 本实用新型 活塞套装 内腔通道 通道连通 一端开口 穿刺 封堵芯 移动 侧壁 撑开 抽血 围合 连通 开口 输液 脱离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多用途抽吸装置包括筒体、芯杆和活塞。筒体具有筒底、筒壁以及由筒底和筒壁围合形成的筒体内腔,筒底具有导液口,自导液口朝向筒体内腔一侧延伸有一插接管,且插接管的侧壁开设有连接孔。芯杆两端具有开口且芯杆内部具有内腔通道。活塞套装于筒体内腔中,且连接于芯杆的一端并封堵芯杆的一端开口,还开设有弹性通道,当芯杆带动活塞朝下移动以至插接管插入并撑开弹性通道进入芯杆内腔通道并与芯杆内腔通道连通时,活塞将堵闭连接孔;当芯杆带动活塞朝远离插接管一侧移动,以至活塞脱离插接管时,弹性通道将缩闭,且导液口通过连接孔和活塞朝向插接管一侧的筒体内腔连通。该抽吸装置可以减少患者输液和抽血时穿刺次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用途抽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根据病情的需要常常需要对住院病人进行多次穿刺,以行药物治疗或者抽取体液判断病情,然而多次穿刺会造成病人的痛苦和恐惧,增加穿刺带来的感染风险。
为了减少穿刺带来的损伤,常常会打上留置针以供后面的输液或者抽血用:如动脉留置针以供血气分析,静脉留置针以供输液或者输血用,虽然留置针的出现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福利,但是没有较好与之相配套的配件。
临床上抽大量取胸腹水或冲洗体腔时,由于没有较好的抽取装置,常需要反复的将抽吸器脱离针头,以排空或者抽取液体,这样反复的将抽吸器插入或者脱离针头增加了针头移位的风险,且增加了相应的操作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多用途抽吸装置,旨在实现不增加穿刺点的情况下,以对使用者进行输液或抽取液体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用途抽吸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具有筒底、筒壁以及由所述筒底和所述筒壁围合形成的筒体内腔,所述筒底具有一导液口,自所述导液口朝向所述筒体内腔一侧延伸有一插接管,且所述插接管的侧壁开设有一连接孔;芯杆,所述芯杆两端具有开口且所述芯杆内部具有内腔通道,所述内腔通道连通所述芯杆的两端开口;以及活塞,所述活塞套装于所述筒体内腔中,且所述活塞连接于所述芯杆的一端并封堵所述芯杆的一端开口,所述活塞还开设有一沿所述活塞轴向方向延伸的弹性通道,所述弹性通道具有弹性撑开状态和自发缩闭状态;其中,当所述芯杆带动所述活塞朝靠近所述插接管一侧移动,以至所述插接管插入并撑开所述弹性通道以进入所述芯杆内腔通道并与所述芯杆内腔通道连通时,所述活塞将堵闭所述连接孔;当所述芯杆带动所述活塞朝远离所述插接管一侧移动,以至所述活塞脱离所述插接管时,所述弹性通道将自发缩闭,且所述导液口通过所述连接孔和所述活塞朝向所述插接管一侧的筒体内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筒体为一透明的筒体。
优选地,所述筒体的外壁面设置有刻度。
优选地,所述插接管朝向所述活塞的一端呈尖刺形设置。
优选地,所述活塞由弹性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弹性通道为一可被弹性撑开且可自发缩闭的孔或缝隙。
优选地,所述芯杆远离所述活塞一端的外壁面凸设有握持部。
优选地,所述握持部与所述芯杆为一体成型设置。
优选地,所述握持部与所述筒体的开口端的筒壁之间通过橡胶膜连接,以密封所述筒体开口。
优选地,所述插接管与所述筒体为一体成型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推拉该芯杆以使活塞选择性的封堵和打开该导液口,并使芯杆内腔通道与插接管选择性的连通和封闭,以使得该多用途抽吸装置具备导液通道和抽吸器两种功能,从而满足在患者身体上穿刺一个穿刺位就实现输液和抽取体液操作,以减少对患者身体的穿刺次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349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物球囊导管可导入装置
- 下一篇:开颅手术术后颅腔引流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