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工薄壁锥形外壳件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34598.9 | 申请日: | 2018-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4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同安;王钟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力旭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12 | 分类号: | B23Q3/12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夹套 锥形外壳 环形沟槽 加工薄壁 弹性环 薄壁 夹持 卡盘 内孔 本实用新型 侧壁外表面 机加工设备 侧壁上沿 夹持稳定 径向夹紧 开口夹套 前端开口 轴线方向 轴向设置 长槽口 夹持面 力作用 内锥面 同锥度 圆筒形 内面 嵌入 加工 贯通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薄壁锥形外壳件的装置,包括夹套,其特点是:夹套为圆筒形,夹套的侧壁外表面为卡盘夹持面,所述夹套的中间为轴向设置的内孔,内孔内面为与被夹持的薄壁锥形外壳件同锥度的内锥面,夹套侧壁上沿夹套轴线方向开设贯通的长槽口,形成在径向夹紧力作用下涨缩的开口夹套,在内孔内面上靠近夹套前端开口的部位设置一环形沟槽,在环形沟槽内嵌入弹性环,弹性环有一部分露出所述环形沟槽。与机加工设备卡盘配合对薄壁锥形外壳件夹持加工,既可稳定保持加工后的预定尺寸和精度,又能保证夹持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涉及机械加工夹具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加工薄壁锥形外壳件的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外形为锥体的薄壁回转件的内壁加工经常面临尺寸精度、形位公差(圆度、圆柱度、同轴度及跳动)难以达标的工艺难题,关键在于当采用机床通用卡盘夹持工件时(包括采用工艺允许最小夹紧力夹紧时),由于夹持力的作用,使加工后的要素因加工装夹产生形变,无法稳定保持预定尺寸和精度。
零件被夹持部位为圆锥体的几何形状以及在许多情况下其表面为铸造(铸铁、铝、压铸铝等)非加工且有拔模斜度的粗表面,其表面的不规则性和轴向位移倾向(虽然斜度在夹持自锁的摩擦锥范围内,但有轴向位移分力)使卡盘夹持力的设定成为困难的选择:当夹持力较大时,因薄壁件的结构特性往往引发了内孔尺寸及形位公差的超差,反之当为避免超差而将夹持力调低时,就将面临因夹持力不足而有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薄壁锥形外壳件中常见的电机外壳体加工则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直接应用。如铸铁、铝合金及工程塑料等材质是常用的材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加工薄壁锥形外壳件的装置,与机加工设备卡盘配合对薄壁锥形外壳件夹持加工,既可稳定保持加工后的预定尺寸和精度,又能保证夹持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加工薄壁锥形外壳件的装置,包括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为圆筒形,所述夹套的侧壁外表面为卡盘夹持面,所述夹套的中间为轴向设置的内孔,所述内孔内面为与被夹持的薄壁锥形外壳件同锥度的内锥面,所述夹套侧壁上沿所述夹套轴线方向开设贯通的长槽口,形成在径向夹紧力作用下涨缩的开口夹套,在所述内孔内面上靠近所述夹套前端开口的部位设置一环形沟槽,所述环形沟槽内嵌入弹性环,所述弹性环有一部分露出所述环形沟槽。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弹性环为圆环形的橡胶环。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沟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橡胶环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弹性环露出环形沟槽的高度为0.2-5mm。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套的侧壁外表面上设置销轴插孔,所述销轴插孔内安装销轴。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套侧壁的前端口边沿上开设缺口。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孔中间部位与伸入所述内孔中的所述被夹持的薄壁锥形外壳件外表面之间留有缝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在夹套前端开口部位内孔内面上设有一环形沟槽,在环形沟槽内嵌入橡胶环,利用橡胶材质弹性特征(较低的弹性模量,一般与钢是相差万倍的量级),按工件变形的误差容量,可以合理设计相关配合尺寸,满足了加工精度要求,而对于常规结构的开口套,要达到同样功能是极其困难的。
2. 由于薄壁锥形外壳件一般为非加工的铸造粗表面,刚性夹持很难保证夹持的稳定性,而本实用新型采用弹性环为橡胶环,利用橡胶材质的柔性弥补了这一缺陷,同时,橡胶环夹持可有效吸收切削振动,为进一步优化切削参数和提高加工精度创造了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力旭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力旭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345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镗床钻孔铰扣
- 下一篇:机床上的工件装夹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