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用化的管路形状检测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33882.4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6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杨聪慧;江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20 | 分类号: | G01B2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33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杆 套筒 通用化 本实用新型 管路形状 间隙配合 检测工具 通孔 桌板 方形阵列 紧定组件 自由滑动 互换性 刻度线 上表面 体积小 上端 排布 标注 检测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用化的管路形状检测工具,包括桌板和支架杆,所述桌板上加工有呈方形阵列排布的通孔,所述支架杆和通孔间隙配合,支架杆设有若干根,每根所述支架杆上均设有沿支架杆长度方向标注的刻度线,每根支架杆上还套有套筒,所述套筒和支架杆间隙配合使得套筒能够在支架杆上自由滑动,套筒上设有能够使套筒固定在支架杆特定位置的紧定组件,每根所述支架杆的上端均装有沟槽块,所述沟槽块的上表面为U型槽,所述管路放置在U型槽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检测不同形状管路,互换性高、体积小、质量轻、成本比之前大大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配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用化的管路形状检测工具。
背景技术
汽车燃油管路的形状检测是一个重要的入厂检验项目,管路形状是否合格关系到使用过程中管路是否会和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如果燃油管路在安装过程中与汽车其他零件发生干涉,在正常使用运行过程中会带来漏油的安全隐患。现有的汽车管路形状检测靠的是管路生产厂家设计制造的专用检具,如主机厂发现管子形状出现问题,无法自己检测,往往需要管路生产厂家带检具来检测管路的形状。
现有的管路检具是按每种管路形状设计加工的沟槽,如图1所示。管子绝大部分会置于槽内,以检测管路形状是否和沟槽相匹配,来确定管路形状是否合格。为了保证耐磨性,检具多使用金属材料制成。很显然,现有的管路检具在不同管路之间无互换性,需要一种管路对应一种检具,且检具体积大、重量重、设计制造成本较高,携带不方便,且不利于日常管理。
中国发明专利CN105387789A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油管路的检具,包括依次设置的多块支架板,每一支架板上均设置有沟槽,多块支架板的沟槽依次连接形成与标准燃油管路的延伸走向一致的用于与待检测燃油管路配合的检测槽。但是该发明中的支架板是固定结构,仍然需要一种管路对应一种检具,虽然该专利中提及:“多个支架板沿垂直于底板的方向延伸的长度各不相同,可以方便随性检测燃油管路走向。”但实际上由于各种管路的弯曲度、高度和表面倾斜度均不相同,按照该专利的技术方案,需要准备大量的支架板作为替换,以适应各种管路的表面形态和走向,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而且给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该专利还是属于只能对应一种管路的检具(除非整体更换支架板),同时也存在上述设计制造成本较高,携带不方便,不利于日常管理的问题。
中国发明专利CN103808221A公开了一种两用管路检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按照管路走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检测块、第二检测块、第三检测块、……和第n检测块,所有检测块上设有检测槽,第一检测块和第n检测块上设有可拆卸的检测销。同样地,该专利也属于只能对应一种管路的检具,无法在各种形态管路中实现通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用化的管路形状检测工具,包括桌板和支架杆,所述桌板上加工有呈方形阵列排布的通孔,所述支架杆和通孔间隙配合,支架杆设有若干根,每根所述支架杆上均设有沿支架杆长度方向标注的刻度线,每根支架杆上还套有套筒,所述套筒和支架杆间隙配合使得套筒能够在支架杆上自由滑动,套筒上设有能够使套筒固定在支架杆特定位置的紧定组件,每根所述支架杆的上端均装有沟槽块,所述沟槽块的上表面为U型槽,所述管路放置在U型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紧定组件包括加工在套筒上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装有紧定螺钉,用于将套筒固定在支架杆的特定位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桌板表面标识有X方向箭头和Y方向箭头,用于确定方形阵列中每个通孔的坐标位置,每个通孔与最相邻的其他通孔距离均相等,最相邻的两个通孔之间的距离≤20mm。
进一步地,所述沟槽块的底部带有螺纹孔,所述支架杆的上端加工有外螺纹,所述沟槽块和支架杆通过螺纹配合固定连接,沟槽块的厚度不大于10mm。
进一步地,所述U型槽的槽宽等于管路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桌板的下方设有用于放置桌板的桌板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338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