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取样的细胞培养瓶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33184.4 | 申请日: | 2018-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1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 发明(设计)人: | 谈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科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24 |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伍兵 |
| 地址: | 330069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祥大***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培养瓶 侧臂 保护盖 分隔板 取样 本实用新型 细胞培养瓶 第二空间 第一空间 分隔 加样 塞体 开口 隔板 插口 插口位置 交叉污染 塞体上部 主体上部 加样口 密封盖 连通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取样的细胞培养瓶,培养瓶主体内设有分隔板,分隔板的高度低于培养瓶主体的高度,分隔板将培养瓶主体内分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培养瓶主体上部设有开口,密封盖设置在开口上,培养瓶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臂和第二侧臂,第一侧臂和第二侧臂与培养瓶主体的内部相互连通,第一侧臂和/或第二侧臂上设有加样口,加样口内设有塞体,塞体内设有插口,塞体上部设有保护盖,保护盖上设有调节孔,通过调整保护盖能够使调节孔和插口位置相互对应。本实用新型加样和取样的过程中无需打开塞体,同时分隔板将培养瓶主体内分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能够防止交叉污染,实用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试验器材技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便于取样的细胞培养瓶。
背景技术
细胞和组织的体外培养已成为生命研究和实践的必不可少内容。培养的细胞类型繁多,从病毒到细菌和真菌,从人体细胞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培养瓶作为组织培养技术中使用的培养容器得到了大量的应用,现有的细胞在添加培养液、试剂、取样的时候都是通过一个出入口进行。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往往需要多次添加试剂、培养液,因此瓶盖会被多次打开,导致培养瓶内部被污染,进而导致试验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取样的细胞培养瓶,加样和取样的过程中无需打开塞体,同时分隔板将培养瓶主体内分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能够防止交叉污染,实用性较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取样的细胞培养瓶,包括培养瓶主体,培养瓶主体内设有分隔板,分隔板的高度低于培养瓶主体的高度,分隔板将培养瓶主体内分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培养瓶主体上部设有开口,密封盖设置在开口上,培养瓶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臂和第二侧臂,第一侧臂和第二侧臂与培养瓶主体的内部相互连通,第一侧臂和/或第二侧臂上设有加样口,加样口内设有塞体,塞体内设有插口,塞体上部设有保护盖,保护盖上设有调节孔,通过调整保护盖能够使调节孔和插口位置相互对应。
优选的是,所述分隔板设置在培养瓶主体的内部中间位置。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侧臂和第二侧臂对称设置。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塞体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保护盖和加样口螺纹连接。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插口和调节孔的数量均为两个。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插口为十字形插口、圆形插口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培养瓶主体内设有分隔板,分隔板的高度低于培养瓶主体的高度,分隔板将培养瓶主体内分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培养瓶主体上部设有开口,密封盖设置在开口上,培养瓶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臂和第二侧臂,第一侧臂和第二侧臂与培养瓶主体的内部相互连通,第一侧臂和/或第二侧臂上设有加样口,加样口内设有塞体,塞体内设有插口,塞体上部设有保护盖,保护盖上设有调节孔,通过调整保护盖能够使调节孔和插口位置相互对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取样的细胞培养瓶,加样和取样的过程中无需打开塞体,同时分隔板将培养瓶主体内分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能够防止交叉污染,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科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科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331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