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高分子材料的耳机用抗冲击防水防油污耳壳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32993.3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2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黄辉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兆通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B32B27/06;B32B3/24;B32B3/0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恒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2 | 代理人: | 潘婷婷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油污 高分子塑胶 防油污层 污渍 防水层 防水 二氧化硅粒子 溶解 本实用新型 防水层表面 高分子材料 应力缓冲层 磁控溅射 抗冲击 膜表面 耳壳 粘接 耳机 抗冲击性能 塑胶制品 细菌滋生 用户健康 基层 散热孔 凸起 背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制品领域,基于高分子材料的耳机用抗冲击防水防油污耳壳,包括主体、开设于主体上的若干个散热孔,所述主体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应力缓冲层、高分子塑胶基层、防水层和防油污层;所述高分子塑胶基层粘接于应力缓冲层,所述防水层粘接于高分子塑胶基层,所述防油污层通过磁控溅射于防水层表面;所述防油污层包括磁控溅射于防水层表面的防油污膜、涂布于防油污膜背离防水层一侧表面的污渍溶解膜、涂布于污渍溶解膜表面的二氧化硅粒子,且二氧化硅粒子在污渍溶解膜表面形成向外阵列的若干个凸起。本实用新型抗冲击性能好、防水防油污性能好、避免细菌滋生、有利于用户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制品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高分子材料的耳机用抗冲击防水防油污耳壳。
背景技术
耳机(Earphones;Headphones;Head-sets;Earpieces)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耳机一般是与媒体播放器可分离的,利用一个插头连接。好处是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可独自聆听音响;亦可隔开周围环境的声响,对在录音室、DJ、旅途、运动等在噪吵环境下使用的人很有帮助。耳机原是给电话和无线电上使用的,但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盛行,耳机多用于手机、随身听、收音机、可携式电玩和数位音讯播放器等。
其中,头戴式耳机已为人们所熟知,耳壳是头戴式耳机机械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时罩设于用户耳部,起到保护内部电子元器件及闭音功能,现有技术的耳壳,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一方面,机械强度差,当用户不小心将耳机从高处摔下时,易摔坏,使用寿命短;第二方面,当用户将耳壳佩戴耳朵外部时,天气炎热时人体体表会产生汗液,汗液主要成分包括水分和油污,水分通过耳壳进入,导致内部的电子元器件损坏,同时汗液中的油污残留于耳壳内部,容易滋生细菌、不利于用户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冲击性能好、防水防油污性能好、避免细菌滋生、有利于用户健康的基于高分子材料的耳机用抗冲击防水防油污耳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高分子材料的耳机用抗冲击防水防油污耳壳,包括主体、开设于主体上的若干个散热孔,所述主体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应力缓冲层、高分子塑胶基层、防水层和防油污层;所述高分子塑胶基层粘接于应力缓冲层,所述防水层粘接于高分子塑胶基层,所述防油污层通过磁控溅射于防水层表面;所述防油污层包括磁控溅射于防水层表面的防油污膜、涂布于防油污膜背离保护盖板层一侧表面的污渍溶解膜、涂布于污渍溶解膜表面的二氧化硅粒子,且二氧化硅粒子在污渍溶解膜表面形成向外阵列的若干个凸起。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应力缓冲层包括交织成网格状的高分子骨架和填充于高分子骨架内的吸水颗粒。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高分子塑胶基层靠近应力缓冲层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高分子塑胶基层背离应力缓冲层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间歇排列。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防油污膜的厚度为20nm-30nm,污渍溶解膜的厚度为10nm-20nm,凸起的高度为5nm-10nm,且相邻两个凸起之间的距离为凸起高度的5-10倍。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防油污膜为疏水性和疏油性的高分子聚合物膜,所述污渍溶解膜内含有光触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兆通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兆通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329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