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视网膜演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31624.2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9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守安;林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张忠波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睫状体 晶状体 动力机构 睫状小带 演示装置 视网膜 本实用新型 演示模型 电源 教学过程 外凸起 近物 拉伸 视远 便利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视网膜演示装置,所述视网膜演示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演示模型;所述演示模型包括睫状体、睫状小带、晶状体、动力机构以及电源,所述晶状体为椭圆形的弹性体,所述晶状体的两侧向外凸起,所述晶状体的两端分别通过睫状小带与睫状体相连接,所述动力机构与睫状体相连接,并用于通过睫状小带与睫状体的配合将晶状体的两端分别向外拉伸,所述电源与动力机构相连接。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以真实的体现视近物与视远物时,睫状体的变化,为教学过程提供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视网膜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近视。多数近视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轴性近视),致使来自远方物体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即已聚焦,此后光线又开始分散,到视网膜时形成扩散开的光点,以致物像模糊。但近视眼看近物时,因这时聚焦的位置较平行光线时为后,因而眼无需进行调节或进行较小程度的调节,就可在视网膜上成像,这就使它的近点比正常眼还要近。纠正近视眼的方法是在眼前增加一个一定焦度的凹透镜片,使入眼的平行光线适当辐散,以便聚焦位置移后,正好能成像在视网膜上,这样使远物可以看清,而看近物则像正常眼一样,依靠眼睛自身的调节能力。近视也可由于角膜或晶状体曲率过大,屈光力超出正常范围,使平行光线成像在位置正常的视网膜之前,这种近视特称为屈光性近视。近视主要是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长期看近处导致睫状体疲劳,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下降,出现视物模糊。
现有技术中,少有对视网膜演示的装置,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真实的体现视近物与视远物时,睫状体的变化。现有的教学器材,无法体现长期看近处导致睫状体疲劳的变化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视网膜演示装置,用于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真实的体现视近物与视远物时,睫状体的变化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视网膜演示装置,所述视网膜演示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演示模型;
所述演示模型包括睫状体、睫状小带、晶状体、动力机构以及电源,所述晶状体为椭圆形的弹性体,所述晶状体的两侧向外凸起,所述晶状体的两端分别通过睫状小带与睫状体相连接,所述动力机构与睫状体相连接,并用于通过睫状小带与睫状体的配合将晶状体的两端分别向外拉伸,所述电源与动力机构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演示模型还包括角膜,所述睫状体、睫状小带、晶状体均设置在角膜后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演示模型还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一端与电源相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另一端与电源线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晶状体包括晶状体囊以及晶状体核,所述晶状体核设置在晶状体囊内,所述睫状小带与晶状体囊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动力机构为微型电缸,所述晶状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微型电缸,微型电缸的输出轴与睫状体相连接。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动力机构与睫状体相连接,并用于通过睫状小带与睫状体的配合将晶状体的两端分别向外拉伸,所述电源与动力机构相连接。通过动力机构去拉扯晶状体的两端,看远处时,睫状小带被牵引具有一定的紧张度,晶状体保持偏平;看近处时,睫状小带为松弛状态,晶状体向外凸出。长期查看近处时,睫状体容易产生疲劳,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下降,出现视物模糊。该技术方案可以真实的体现视近物与视远物时,睫状体的变化,为教学过程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视网膜演示装置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远视时视网膜演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近视时视网膜演示装置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学院,未经莆田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316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心肺复苏训练的人体模型
- 下一篇:一种教学用多功能岩矿观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