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艾灸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31403.5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4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覃璇;覃周韦;陈信佳;郭钦源;王麟;梁宜;李静;李春艳;杨渭米;林永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韦玲双 |
地址: | 54500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环 支撑杆 软管 艾灸架 支撑架 外壁 艾条夹 储灰槽 上套 医疗器械技术 本实用新型 支撑杆旋转 便于拆装 底座连接 软管连接 连接杆 底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艾灸架,包括底座、支撑杆、支撑架、软管、艾条夹及储灰槽,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软管连接;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一第一旋转环,所述第一旋转环可绕着所述支撑杆旋转,所述第一旋转环的外壁通过一连接杆与所述储灰槽的外壁连接;所述软管上套设有一第二旋转环,所述第二旋转环可绕着所述软管旋转,所述第二旋转环的外壁通过一连接块与所述艾条夹连接。该艾灸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便于拆装,实用性强,适合在本领域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艾灸架。
背景技术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艾灸是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条,用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治疗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临床适应范围广泛,在我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之一,《黄帝内经》:“针所不及,灸之所宜”,《医学入门》:“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艾灸具有针、药所不具备的独特作用,在临床上灸法能治疗多种疾病。艾灸在临床上操作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燃烧中或燃烧后的艾灰及火星容易脱落而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二是施术者拿着点燃的艾条直接在皮肤上施治,浪费人力、操作费时,造成医患双方的疲惫感,使治疗难以坚持,限制了艾灸的临床应用,这些不足严重影响了艾灸疗法的推广和普及。目前也有医院采用艾灸架来固定艾条,但固定的方式比较复杂,且艾灸架在使用时高度和角度均不易调节,拆装起来比较困难,当患者变换体位后,就无法对特定的穴位进行艾灸,一个艾灸架也无法同时对多个穴位进行艾灸,局限性较大。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新型艾灸架来辅助艾灸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艾灸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艾灸架,包括底座、支撑杆、支撑架、软管、艾条夹及储灰槽,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软管连接;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一第一旋转环,所述第一旋转环可绕着所述支撑杆旋转,所述第一旋转环的外壁通过一连接杆与所述储灰槽的外壁连接;所述软管上套设有一第二旋转环,所述第二旋转环可绕着所述软管旋转,所述第二旋转环的外壁通过一连接块与所述艾条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横截面为圆形的凹槽,每个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软管的一个端部开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软管带有所述外螺纹的一端与所述凹槽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环的侧壁在沿着其径向方向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插槽,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插接在所述插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储灰槽呈一漏斗状,其大开口朝上小开口朝下,所述小开口处铰接有一挡板,所述挡板远离铰接处的一侧通过一卡扣与所述储灰槽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为可伸缩连接杆。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为可升降支撑杆。
进一步地,所述软管、艾条夹的表面均覆盖有隔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上设置有刹车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未经柳州市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314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