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室顶板预封闭后浇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28408.2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8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根;齐彦利;李志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曙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4B1/6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31501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浇带 地下室顶板 封闭 预制板 经济技术效益 密实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顶升 底板标高 吊模结构 封闭盖板 骨架结构 监测系统 密封底板 生产效率 施工成本 标高 防水性 格构式 密封壁 自承式 侧模 梳型 灌注 浇筑 监测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顶板预封闭后浇带结构,包括作为密封壁面的梳型格构式骨架结构、作为密封底板的支撑自承式吊模结构、预封闭盖板结构和用于监测混凝土顶升灌注的监测系统;解决了后浇带长时间不能封闭、地下室顶板预封闭后浇带侧模定位及固定困难、预制板顶标高高于底板标高且后续防水性差、后浇带浇筑不密实等问题,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较好的经济技术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室顶板预封闭后浇带,属于建筑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沉降后浇带的设置,是为了防止高层建筑的主楼与群房或地下室之间因沉降的差异不同,致使造成结构裂缝。按结构设计规范和建筑施工规范的要求,沉降后浇带的混凝土浇注,必须待主楼(高层)的结构全部施工完(即结构封顶)以后,方可进行施工。但在建筑施工中,尤其是近十年的工程建设中,大部分高层建筑工程需提前插入室内装修和室外管网及市政、道路、绿化工程等等,但应现场无法及时封闭,地下室装修及机电安装会由于后浇带渗漏水带来影响,而室外工程几乎无法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提前对后浇带进行封闭,通过后浇带吊模顶升浇筑系统进行后浇带浇筑,利用混凝土顶升灌注监测系统对后浇带浇筑密实度进行控制,提高地下室顶板后浇带的浇筑质量。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解决手段是提供一种地下室顶板预封闭后浇带结构,包括作为密封壁面的梳型格构式骨架结构、作为密封底板的支撑自承式吊模结构、预封闭盖板结构和用于监测混凝土顶升灌注的监测系统;所述支撑自承式吊模结构包括下预制板、预埋在地下室顶板中的侧壁吊板、后浇带纵向主筋和后浇带横向主筋,所述后浇带纵向主筋和后浇带横向主筋之间焊接有主筋辅助钢板,所述侧壁吊板上设有长螺杆,所述主筋辅助钢板上设有短螺杆,所述长螺杆和短螺杆共同吊拉下预制板;所述下预制板上设有进料孔,所述下预制板的底部设有泵管,所述泵管与进料孔连接;所述监测系统设置在密封盖板的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梳型格构式骨架结构包括梳型格构式骨架、菱形钢板网、钢丝密目网、竖向加固钢板、止水钢板、水平撑杆、斜向铁丝撑拉筋杆和直螺纹套筒;所述预封闭盖板结构包括分离式带肋上预制板、肋梁、水平连接螺杆和螺杆套筒。
进一步的,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压力应变片和控制器,所述压力应变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梳型格构式骨架将菱形钢板网、钢丝密目网、止水钢板连为整体,所述竖向加固钢板均匀布置在梳型格构式骨架上,梳型格构式骨架上下水平钢筋与后浇带纵向主筋绑扎或焊接连接,所述止水钢板焊接于梳型格构式骨架水平钢筋上;所述水平撑杆及斜向铁丝撑拉筋杆顶撑于竖向加固钢板上,用于实现水平撑杆和斜向铁丝撑拉筋杆的顶紧调节及固定的直螺纹套筒设置在竖向加固钢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式带肋上预制板的底面设有肋梁;所述分离式带肋上预制板的一端设置在地下室顶板预留的卡口中,另一端设有水平连接螺杆;分离式带肋上预制板之间通过水平连接螺杆对接;所述水平连接螺杆之间用螺杆套筒紧固;所述分离式带肋上预制板的上面设有防水层。分离式带肋上预制板有25mm高的肋梁,该构造可以减少板厚,肋梁与分离式带肋上预制板整体预制;在分离式带肋上预制板上面铺设一层防水层,实现后浇带提前预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应变片安装在分离式带肋上预制板的底面和肋梁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地下室顶板预封闭后浇带侧壁预埋吊板与主筋辅助支撑自承式吊模体系通过在地下室顶板中侧壁吊板,然后在后浇带纵向主筋、后浇带横向主筋上焊接主筋辅助钢板、通过在侧壁吊板中安装长螺杆,在主筋辅助钢板上安装短螺杆,由长螺杆、短螺杆共同吊拉下预制板,下预制板上预留泵管孔,方便后期泵管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曙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曙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284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保护装置的窨井盖
- 下一篇:地下室外墙墙面防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