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器件端子折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23918.0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7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熊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佳沃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16 | 分类号: | H01R4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主体 光学器件 安装槽 端子折弯 底座 切面 本实用新型 安装柱 隔板 产品功能 客户体验 短路 连接片 植入的 通孔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学器件端子折弯结构,包括塑料主体、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塑料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塑料主体和底座的四角均设置有切面,所述塑料主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塑料主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柱。本实用新型通过塑料主体、底座、切面、第一安装槽、安装柱、连接片、通孔、隔板、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同类产品易发生短路,效率较低的问题,该光学器件端子折弯结构,具备性能稳定且效率高的优点,能够准确固定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特定位置,提高了植入的效率,生产的效率高,产品功能优良,客户体验极佳,大大提高了光学器件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学器件端子折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光学器件基本使用直型端子结构,此类端子结构生产制程较为简单,但对于产品性能上面易发生植入问题,电性信号传输异常,造成产品功能不良。
然而传统的直型端子结构易发生短路,效率较低,而且无法准确固定端子特定位置,植入效率较低,生产问题多,会使产品功能不良,影响客户体验,大大降低了光学器件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器件端子折弯结构,具备性能稳定且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同类产品易发生短路,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学器件端子折弯结构,包括塑料主体、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塑料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塑料主体和底座的四角均设置有切面,所述塑料主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塑料主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柱,所述塑料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塑料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塑料主体的后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塑料主体的后侧开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位于第二安装槽的左侧,所述第一端子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端子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
优选的,所述塑料主体的底部开设有与通孔相适配的开孔,开孔的形状为八边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互为异型结构,所述第一端子与第三安装槽相适配,所述第二端子与第二安装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防滑面,所述防滑面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与限位块呈六十度角,所述第二连接块的表面光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塑料主体、底座、切面、第一安装槽、安装柱、连接片、通孔、隔板、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同类产品易发生短路,效率较低的问题,该光学器件端子折弯结构,具备性能稳定且效率高的优点,能够准确固定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特定位置,提高了植入的效率,生产的效率高,产品功能优良,客户体验极佳,大大提高了光学器件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滑面的设置,能够使得该光学器件端子折弯结构安装的更加稳定,大大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性,延长了该光学器件端子折弯结构的使用寿命,通过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配合使用,能够产生相对的防呆效果,避免了模具压模情况的出现,给使用者带来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端子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佳沃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佳沃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239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