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零件角度检测的检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22611.9 | 申请日: | 2018-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2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 发明(设计)人: | 施淑媛;夏慧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B5/24 | 分类号: | G01B5/24;G01C9/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耿丹丹 |
| 地址: | 43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斜板 驱动气缸 底板 本实用新型 检测零件 角度检测 盖板 检具 通规 止规 倾角传感器 快速检测 水平设置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零件角度检测的检具,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检测零件角度是否大于设定值上限的角度通规单元、用于检测零件角度是否小于设定值下限的角度止规单元,所述角度通规单元包括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斜板和所述第二斜板上方的第一盖板,所述角度止规单元包括第三斜板和第四斜板、第三驱动气缸和第四驱动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三斜板和第四斜板上方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一斜板、第二斜板、第三斜板和所述第四斜板上分别设置有倾角传感器。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检测精准、且能够实现快速检测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零件角度检测的检具。
背景技术
零件在机械中指的是不可分拆的单个制件,是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也是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基本单元。在装配的过程中,部分零件上的相交表面有一定的角度要求。目前,对于零件表面上夹角的检测,通常是用投影仪、万能角度尺等通用量具进行测量,采用上述的检测方式,检测效率低、不能够满足快速检测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零件角度检测的检具,其结构简单、检测精准、且能够实现快速检测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零件角度检测的检具,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检测零件角度是否大于设定值上限的角度通规单元、用于检测零件角度是否小于设定值下限的角度止规单元,所述角度通规单元包括呈V型设置且相互铰接的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斜板和所述第二斜板上方的第一盖板,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和所述第二驱动气缸分别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所述角度止规单元包括呈V型设置且相互铰接的第三斜板和第四斜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三驱动气缸和第四驱动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三斜板和第四斜板上方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三驱动气缸和所述第四驱动气缸分别驱动连接所述第三斜板和第四斜板,所述第一斜板、第二斜板、第三斜板和所述第四斜板上分别设置有倾角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角度通规单元和角度止规单元的左侧分别设置有推料单元,所述推料单元包括立板、设置在所述立板上并可沿左右方向将所述零件推入所述角度通规单元中或角度止规单元中的推料杆。
进一步地,所述推料杆抵触所述零件的端部设置有橡胶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角度通规单元和角度止规单元的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承载单元和第二承载单元,所述第一承载单元包括用于承载不大于角度上限值零件的第一承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承接板上的第一计数器,所述第二承载单元包括用于承载小于角度下限值零件的第二承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承接板上的第二计数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板、第二斜板、第三斜板和第四斜板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用于检测所述零件表面粗糙度的电容式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和所述第二驱动气缸同步运行、所述第三驱动气缸和所述第四气缸同步运行。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有角度通规单元,包括呈V型设置且相互铰接的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同步运动以调整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形成的V角度,进而适应不同角度的零件,且能够精准高效地快速分拣出未超出设定值上限的零件,结构优化,操作便捷;
2、通过设置角度止规单元,包括呈V型设置且相互铰接的第三斜板和第四斜板、第三驱动气缸和第四驱动气缸,第三驱动气缸和第四驱动气缸同步运动以调整第三斜板和第四斜板形成的V角度,进而适应不同的角度的零件,且能够精准高效地快速分拣出超出设定值下限的零件,结构优化,操作便捷;
3、通过设置有倾角传感器,能够直接有效地检测出各个倾斜板调整的倾斜角度,以保证检具的检测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226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向系统的中间轴用相位角检测夹具
- 下一篇:工件外圆圆心度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