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晶合金薄壁件成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21255.9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4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宋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佳 |
主分类号: | B22D17/20 | 分类号: | B22D17/20;B22D17/2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邓义华;王玮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晶合金 薄壁件 压射 料筒 模具装置 压射杆 本实用新型 料筒进料口 成型设备 锁模机构 坩埚位置 锁模力 真空仓 定模 动模 坩埚 体内 抽真空装置 不良品率 合金熔炼 力学性能 压射装置 真空仓体 进料口 可转动 涨型力 充填 腔内 熔融 塞头 适配 锁紧 加热 成型 密封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晶合金薄壁件成型设备,真空仓体内设有可转动的坩埚,真空仓体设有与坩埚位置相对应的进料口,坩埚周侧设有用于加热的线圈;压射装置包括压射料筒和压射杆,压射杆设有与压射料筒相适配的压射塞头,压射料筒两端分别与压射杆、模具装置密封相连;压射料筒还设有料筒进料口,料筒进料口位置与真空仓体内坩埚位置相对应;模具装置包括动模、定模以及锁模机构,锁模机构锁紧动模与定模的锁模力大于型腔内充填熔融非晶合金时的涨型力,锁模力大于1000KN;抽真空装置与合金熔炼装置、模具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降低非晶合金薄壁件的不良品率,能制造大幅面的非晶合金薄壁件,且成型的非晶合金薄壁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非晶合金件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晶合金薄壁件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非晶合金产业的发展,由于非晶合金件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的弹性极限等力学性能,非晶合金件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得到相应的应用,致使非晶合金产品的生产需求越来越大。
由于非晶合金的优异性能,块体非晶合金薄壁件或平面薄板非晶合金件等构件的需求不断上升,此类产品既有优异的各项力学性能,又可以降低厚度,减轻重量,减少材料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在块体非晶合金制造方面,最早是通过铜模浇铸或吸铸等方法获得比较薄的板状零件结构,但是因为浇铸或吸铸时,其合金熔液填充模具的速度和压力等往往比较低,而非晶合金形成非晶体结构时所需要的冷速比较大,一般情况需要大于1000度每秒,所以,使用浇铸或吸铸的制造设备不能得到面幅比较大的非晶板材。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压铸模具制造非晶合金件,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的压铸模具设备通常采用在压射料筒中加热非晶合金原料,即先让原料进入压射料筒,在压射料筒里进行加热,压射杆压射时将压射料筒里的原料全部压射到模具型腔中,有些非晶合金原料并未加热完全,在非晶合金原料未彻底加热为液态时就将非晶合金原料压射进模具型腔,造成非晶合金薄壁件不良品率的增高。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压铸模具设备在压铸非晶合金薄壁件时,非晶合金件在封闭的模具型腔内成型,但由于原料在型腔内成型时,密闭空间的气体没及时排出型腔造成成品表面形成气孔或是缩孔。再一方面是现有技术中非晶合金件的压铸过程中,由于模具锁模力的控制不到位造成非晶合金件在压铸时溢料。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晶合金件薄壁件成型设备,其设有合金熔炼装置,非晶合金原料先在合金熔炼装置的可转动坩埚内加热完全后,再倒进压射料筒中进行压射。抽真空装置对合金熔炼装置真空仓体以及模具型腔进行抽真空,使非晶合金件在成型过程中能及时排出气体。对设备的锁模力进行设置,使模具的锁合紧密,降低非晶合金件成品的溢料率。本实用新型非晶合金薄壁件成型设备降低了非晶合金薄壁件在制造过程中造成的不良率,且该设备可制造大幅面的非晶合金薄壁件。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非晶合金薄壁件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合金熔炼装置 、压射装置、模具装置以及抽真空装置;
所述合金熔炼装置包括真空仓体以及设于真空仓体内可转动的坩埚,所述真空仓体设有与坩埚位置相对应的进料口,所述坩埚周侧设有用于加热的线圈;
所述压射装置包括压射料筒和压射杆,所述压射杆能沿压射料筒内壁方向运动,且所述压射杆设有与压射料筒相适配的压射塞头;所述压射料筒两端分别与压射杆、模具装置密封相连;所述压射料筒还设有与真空仓体密封连接的料筒进料口,所述料筒进料口位置与真空仓体内坩埚位置相对应;
所述模具装置包括动模、定模以及驱动动模与定模闭合的锁模机构,所述锁模机构锁紧动模与定模的锁模力大于型腔内充填熔融非晶合金时的涨型力,所述锁模力大于1000KN;
所述抽真空装置与合金熔炼装置、模具装置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佳,未经宋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212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化无刀口冲压式去溢流渣包及余料柄的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铸用真空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