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备自加热功能的固态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21195.0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2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飞;江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5 | 分类号: | H01M10/615;H01M10/617;H01M10/647;H01M10/6571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电池 电芯 自加热功能 负极片 正极片 短路 本实用新型 热效应 电池技术领域 固态电解质层 固态电池组 低温环境 正负极片 负极耳 正极耳 电阻 发热 容纳 优化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自加热功能的固态电池,包括电芯和容纳电芯的外壳,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设置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固态电解质层,所述正极片设置有正极耳,所述负极片设置有负极耳,该固态电池利用直接短路时的热效应来实现其自加热功能。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固态电芯直接短路,利用短路时正负极片的电阻发热来实现固态电池的自加热功能,保证了固态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优化了电芯的结构设计,节省了成本,同时提升了固态电池组的能量密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自加热功能的固态电池。
背景技术
传统的液态锂电池又被科学家们形象地称为“摇椅式电池”,摇椅的两端为电池的正负两极,中间为电解液。而锂离子就像优秀的运动员,在摇椅的两端来回奔跑,在锂离子从正极到负极再到正极的运动过程中,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便完成了。
固态电池的原理与之相同,只不过其电解质为固态。利用固态电解质来替代电解液,不但可以有效地解决安全问题,还能够缓解锂枝晶造成的短路问题,从而可以采用高容量金属锂作为电池负极,有望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此外,固态电池能够采用堆栈式的结构设计,可以大大简化电池构造,从而进一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同样的电量,固态电池体积将变得更小。不仅如此,固态电池中由于没有电解液,封存将会变得更加容易,在汽车等大型设备上使用时,也不需要再额外增加冷却管、电子控件等,不仅节约了成本,还能有效减轻重量。
然而,固态电解质电导率受环境温度影响极大,低温下电导率较低,导致固态电池在寒冷气候条件下无法正常启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外部加热的方式来提升电池组的环境温度,从而使固态电池正常工作。但该方案需要外接加热源使得电池结构设计及BMS管理更加复杂、成本增加,且可靠性较差。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固态电池作进一步的改进,以实现自供热,提升固态电池的集成度,有效降低设计成本和热管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BMS管理简单、制造成本低且不损害电芯能量密度的可自加热的固态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解决方案:
一种具备自加热功能的固态电池,包括电芯和容纳电芯的外壳,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设置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固态电解质层,所述正极片设置有正极耳,所述负极片设置有负极耳,该固态电池利用直接短路时的热效应来实现其自加热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固态电池本身的电导率较低,同时又是针对低温环境下的使用条件,短路电流很小;并且固态电池中不含有传统液态电池易燃的有机电解液,因此,低温下将正负极直接短接不会导致固态电池热失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备自加热功能的固态电池的优选方案,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之间通过通断连接件连接或断开。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固态电池本身的电导率较低,同时又是针对低温环境下的使用条件,短路电流很小;并且固态电池中不含有传统液态电池易燃的有机电解液,因此,低温下将正负极直接短接不会导致固态电池热失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备自加热功能的固态电池的优选方案,当固态电池进行自加热时,所述通断连接件处于连接状态;当固态电池对外工作时,所述通断连接件处于断开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备自加热功能的固态电池的优选方案,当固态电池加热到设定温度时,所述通断连接件自动断开;其中,设定温度≥25℃。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备自加热功能的固态电池的优选方案,所述正极片、所述负极片和所述固态电解质层采用叠片的方式形成所述电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211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