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极耳的正极极片及包含该正极极片的锂离子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21039.4 | 申请日: | 2018-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7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章明;龚金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2/26;H01M4/139;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 地址: | 3221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铝箔 极耳 正极极片 锂离子电池 留白区域 胶带 孔位 本实用新型 应力缓冲 导电层 循环充放电过程 正极极片结构 导电性 不直接接触 正极浆料层 倍率性能 极耳焊接 极片结构 剪切应力 循环性能 应力集中 正极极耳 正极铝箔 释放 | ||
1.一种带极耳的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包括铝箔(1)、带有孔位(31)的应力缓冲导电层(3)、极耳(2)以及胶带(4),所述铝箔(1)的表面设有正极浆料层(5)以及留白区域(11);
所述留白区域(11)内由下到上依次设有所述应力缓冲导电层(3)、极耳(2)以及胶带(4),所述极耳(2)完全覆盖所述孔位(31),而且,除孔位(31)处之外,极耳(2)边缘和留白区域(11)不直接接触;
所述铝箔(1)的不含极耳(2)一侧表面也贴有胶带(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1)的不含极耳一侧表面贴有的胶带的具体位置为:与所述极耳(2)上的胶带(4)相对应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1)的厚度为12μm~16μm,所述极耳(2)为铝带,所述极耳(2)的长度为40mm~70mm,所述极耳(2)的宽度为0.1mm~0.15mm,所述极耳(2)的厚度为0.07mm~0.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白区域(11)的长度和宽度均对应地大于应力缓冲导电层(3)的长度和宽度;
所述应力缓冲导电层(3)的长度和宽度均对应地大于极耳(2)与留白区域(11)重叠区域的长度和宽度;
所述极耳(2)的长度方向,一侧边缘位于应力缓冲导电层(3)内部,另一侧位于铝箔(1)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2)上与留白区域(11)和胶带(4)交叉的位置处,也具有应力缓冲导电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位(31)位于所述应力缓冲导电层(3)的中部,形成中空结构;
所述极耳的宽度大于孔位的宽度,极耳(2)的边缘位于孔位之外,所述孔位为方形孔位,长度为10mm-40mm,宽度为3mm-8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白区域(11)位于所述铝箔(1)的中间位置;
所述铝箔(1)的留白区域(11)和极耳(2)通过应力缓冲导电层(3)上的孔位(31)焊接固定,所述焊接为超声焊或电阻焊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应力缓冲导电层(3)的长度和宽度距离极耳(2)固定边缘处的距离均在1mm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缓冲导电层(3)为弹性的双面导电胶带,所述应力缓冲导电层(3)的厚度为30μm-50μm;
所述应力缓冲导电层(3)的材质为弹性高分子材料和导电材料的复合材料,所述弹性高分子材料为弹性粘结剂,所述导电材料包括碳粉、石墨烯或碳纳米管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所述应力缓冲导电层(3)的表面具有凸起,所述凸起的结构为金字塔型或类金字塔型。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4)为耐高温的胶带,所述胶带(4)完全覆盖留白区域(11)且位于留白区域(11)、应力缓冲导电层(3)和极耳(2)的正上方。
10.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包含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带极耳的正极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2103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