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条全自动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20593.0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5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涛;陈荣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博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B7/00 | 分类号: | A21B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 |
地址: | 45373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油条 切刀 切条 全自动生产线 后输送带 生产效率 输送组件 依次设置 预压组件 面带 包装机构 成型组件 分条机构 冷冻隧道 全自动化 生产过程 输送过程 油条成品 油条生坯 刮面刀 刮油刀 横切刀 油条面 油盒 油量 冷冻 自动化 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条全自动生产线,包括进面输送组件和预压组件,所述预压组件之后依次设置成型组件、切条组件、复合输送组件、分条机构、摁压机构、横切刀机构、后输送带组件,后输送带组件之后依次设置冷冻隧道和包装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从油条面到油条生坯或油条成品冷冻、包装的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且本实用新型的切条组件中通过在切刀下方设置油盒,使切刀上总是有油,通过刮油刀控制刀上的油量,使面带的切口总是有油,在后续输送过程中不会再次粘接到一起,刮面刀使面带及时与切刀分离,大大提高了油条切条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条全自动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的油条生坯或油炸后的油条成品的生产一部分是依靠手工来完成,另一部分是通过机器切成一定长宽厚的面片,然后通过人工把两块面片叠在一起再压紧来完成,这样的产出方式中间需要人工处理,增加了工人的劳动负担,而且也不卫生,生产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条全自动生产线,既可用于油条生坯自动化生产,也可用于油条成品自动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油条全自动生产线,包括进面输送组件1和预压组件,所述预压组件之后依次设置成型组件4、切条组件5、复合输送组件6、分条机构7、摁压机构8、横切刀机构9、后输送带组件10。
所述后输送带组件10之后依次设置分离组件11和油炸锅12,油炸锅12连接冷冻隧道和包装机构。
所述切条组件5包括切辊503和切刀507,切刀507上设置切口,切刀507的下方设置油盒515,切刀507靠近切辊503的一侧设置刮面刀508,切刀507远离切辊503的一侧设置刮油刀516。
所述复合输送组件6包括上层输送带601和下层输送带602,下层输送带602前端承接切条组件,后端承接分条机构,中间设置上层输送带601。
所述预压组件包括一次压延的进面辊2和二次压延的多轮辊3,进面辊2和多轮辊3之间留有空间。
所述成型组件4包括成型辊401。
所述刮面刀508和刮油刀516的形状相同且均设有刀槽,刮面刀508和刮油刀516上的刀槽分别与切刀507上的切口卡接。
所述刮面刀508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刮面刀508为两个时,一个为上刮刀,另一个为下刮刀,其中,下刮刀和油盒515为一体结构或单独设置。
所述切辊503和切刀507的下方设置下层输送带60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从油条面到油条生坯或油条成品冷冻、包装的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且本实用新型的切条组件中通过在切刀下方设置油盒,使切刀上总是有油,通过刮油刀控制刀上的油量,使面带的切口总是有油,在后续输送过程中不会再次粘接到一起,刮面刀使面带及时与切刀分离,大大提高了油条切条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前段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段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后段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复合面带生产装置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图1中切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的刮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博食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博食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205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无泄漏旋转总成
- 下一篇:一种揉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