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极耳优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20060.2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4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东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25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极耳 胶纸 盖帽 极耳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负极极耳 外壳内部 优化结构 负极片 上垫片 下垫片 正极片 贴胶 圆柱型锂离子电池 半自动生产 本实用新型 安全隐患 顶部密封 方案解决 工艺误差 内壁连接 生产过程 外壳接触 隔膜纸 圆柱型 短路 上端 重合 包住 隔开 卷绕 下端 粘贴 加工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极耳优化结构,包括外壳、正极片、负极片、正极极耳、负极极耳、上垫片、下垫片、盖帽和第一胶纸,正极片和负极片通过隔膜纸隔开后卷绕成圆柱型放置在外壳内部,外壳内部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下垫片和上垫片,外壳的顶部密封设置有盖帽,正极极耳的端部与盖帽连接,负极极耳的端部与外壳的内壁连接,所述正极极耳上还粘贴有第二胶纸,第二胶纸的下端与第一胶纸的上端重合,该方案解决了极耳贴胶因工艺误差原因导致贴胶未包住正极极耳以致正极极耳与外壳接触发生短路的安全隐患,使成品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且由于工艺简单,在生产过程中,配合手工加工或半自动生产时运行平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极耳优化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充电宝、笔记本、电动自行车等电池容量的不断提高,电池内的化学物质越来越多,所以锂离子电池安全性也必须高度重视起来。18650圆柱型锂离子电池主要由外壳、盖帽、正极片、负极片、隔膜、上垫片、下垫片及电解液构成,具体构成由正负极片焊接极耳后包好高温胶纸,用隔膜纸将正负极片隔开卷绕成圆柱型,放好上、下垫片再放入钢壳内焊接好盖帽,注好电解液后封口成型。在解剖分析圆柱型18650自放电大或者短路等电芯时,揭开盖帽仔细观察经常会发现正极耳焊接盖帽附近处,极耳未被高温胶纸包住且出现轻微烧黑痕迹,所以安全性存在严重问题。短路严重时产生的高温会导致热涨内燃,使电芯内部电解液发生分解,破坏电芯内部电化学性能,并且由于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导致内压过大会引起爆炸,电池内部正负极材料相互接触短路而引起火花,防爆盖帽放出气体和火苗等严重后果,主要原因是因为对贴正极耳胶纸时未完全包住极耳,封口后正极耳弯曲后与侧面钢壳壳体(负极)接触引起短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极耳优化结构,对极耳的结构进行优化,以防止锂离子电池内部正负极相互接触,有效避免电池短路,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极耳优化结构,包括外壳、正极片、负极片、正极极耳、负极极耳、上垫片、下垫片、盖帽和第一胶纸,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的端部分别焊接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的长度均大于正极片和负极片的宽度,正极极耳的外部粘贴有第一胶纸,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通过隔膜纸隔开后卷绕成圆柱型放置在外壳内部,外壳内部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下垫片和上垫片,外壳的顶部密封设置有盖帽,正极极耳的端部与盖帽连接,负极极耳的端部与外壳的内壁连接,外壳的内部充满电解液,所述正极极耳上还粘贴有第二胶纸,第二胶纸的下端与第一胶纸的上端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内部还设置有绝缘环,绝缘环的底面与上垫片接触,绝缘环的上表面与盖帽的底面接触,绝缘环的外环面与外壳的内侧面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胶纸的宽度为8-10mm,正极极耳上端的外露宽度为6-7mm,第二胶纸与第一胶纸重合宽度为1-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正极极耳与盖帽的连接处附近呈“Z”字型折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对极耳的结构进行优化,以防止锂离子电池内部正负极相互接触,有效避免电池短路,该方案解决了极耳贴胶因工艺误差原因导致贴胶未包住正极极耳以致正极极耳与外壳接触发生短路的安全隐患,使成品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且由于工艺简单,在生产过程中,配合手工加工或半自动生产时运行平稳,几乎没有停产和维护,成本低,效果好,适合在本行业内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极片展开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东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东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200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点焊的用于多节电池的连接装置
- 下一篇:蓄电池用铅连铜连体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