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升降式垃圾处理装置及其垃圾处理体系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19947.X | 申请日: | 2018-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0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佩治;李阳;闫寅虎;黄昆;李晓伟;杨发兵;李军;李惠;王春艳;崔秀生;姚远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F9/00 | 分类号: | B65F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 |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绳索 一端连接 定滑轮 支撑架 卷扬机 垃圾箱 垃圾处理装置 自动升降式 基坑 吊挂 垃圾处理 拉环 垃圾处理效率 穿过 底板 本实用新型 安全保障 传统建筑 配电柜 侧板 扬尘 | ||
1.自动升降式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1)、设在基坑(1)上方的支撑架(2)、设在基坑(1)内的垃圾箱(3)、卷扬机(7)及配电柜,所述垃圾箱(3)通过绳索与支撑架(2)吊挂连接;
所述垃圾箱(3)包括矩形箱壁及活动连接在矩形箱壁底面的箱底;所述箱壁由一对侧板(3.1)和一对端板(3.2)固定连接围合而成,且侧板(3.1)的上部两端设有第一拉环(5);所述箱底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底板(3.3),且底板(3.3)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延伸段,并延伸段的内测设有第二拉环(6);一对底板(3.3)的外侧边沿通过间隔设置的连接合页(4)连接在一对侧板(3.1)的底边沿;
所述支撑架(2)包括日字形的顶架及连接在顶架底面四角部的支腿;顶架包括一对侧杆及水平间隔连接在一对侧杆之间的第一水平杆(2.1)、中间杆(2.2)和第二水平杆(2.3);第一水平杆(2.1)的中部间隔设有一对第一定滑轮(9)、中间杆(2.2)的中部间隔设有一对第二定滑轮(10)、中间杆(2.2)的两端设有一对第三定滑轮(11)、第二水平杆(2.3)的两端设有一对第四定滑轮(12);
垃圾箱(3)的侧板(3.1)通过一对第一绳索(8)吊挂在支撑架(2)上,第一绳索(8)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拉环(5)上、且依次穿过第二定滑轮(10)和第一定滑轮(9)、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卷扬机(7)上;垃圾箱(3)的底板(3.3)通过第二绳索(13)吊挂连接在支撑架(2)上,第二绳索(13)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拉环(6)上、且依次穿过第三定滑轮(11)和第四定滑轮(12)、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卷扬机(1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升降式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1)包括第一平板及焊接在第一平板一侧面的第一加强柱架,第一加强柱架的顶沿与第一平板的顶沿平齐,底沿高于第一平板的底沿;
所述第一拉环(5)对应连接在第一加强柱架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动升降式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3.2)包括第二平板和焊接在第二平板一侧面的第二加强柱架,第二加强柱架连接在第二平板的中部,顶沿低于第二平板的顶沿、底沿高于第二平板的底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自动升降式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3)包括第三平板和焊接在第三平板一侧面的第三加强柱架,第三加强柱架的顶沿与第三平板的顶沿平齐、底沿高于第三柱架的底沿;
所述第二拉环(6)连接在第三平板的另一侧面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自动升降式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的顶架和支腿之间的连接夹角位置焊接有三角架(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自动升降式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的支腿的底端设有支墩(15),支腿通过螺栓连接在支墩(15)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自动升降式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1)的一侧设有积水坑(18),所述基坑与积水坑连通的一侧墙壁中部水平间隔设有一对排水管(19)。
8.应用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升降式垃圾处理装置的垃圾处理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升降式垃圾处理装置及用于收集垃圾箱内垃圾的垃圾车(16),且自动升降式垃圾处理装置设在封闭的垃圾处理房内,所述配电柜位于垃圾处理房门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升降式垃圾处理装置的垃圾处理体系,其特征在于:垃圾车(16)的车斗位于基坑(1)的正上方、垃圾箱(3)的正下方,车斗的宽度与支撑架(2)的内部宽度相适应,轮距大于基坑(1)的宽度、小于支撑架(2)的内部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1994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车用倾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兼容地堆和立体存储的托盘存储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