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厂的烟气热能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19474.3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9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杨丽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丽英 |
主分类号: | F23G5/46 | 分类号: | F23G5/46;F28D1/047 |
代理公司: | 广州文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9 | 代理人: | 刘敏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能交换 烟气管道 引风机 水箱 滤网 烟气热能回收 垃圾焚烧厂 尾气处理器 保温隔热 出水口 进气阀 壳体 热能回收效率 本实用新型 温度检测器 资源利用率 壳体内部 水箱顶部 水箱内部 进气管 进水口 排放阀 体内部 填充体 填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厂的烟气热能回收装置,包括壳体、出水口、热能交换水箱、引风机、滤网,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所述出水口,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保温隔热填充体,所述保温隔热填充体内部设置有所述热能交换水箱,所述热能交换水箱内部设置有烟气管道,所述烟气管道一侧设置有所述滤网,所述滤网一侧设置有进气阀,所述进气阀一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烟气管道一侧设置有尾气处理器,所述尾气处理器一侧设置有所述引风机,所述引风机一侧设置有排放阀,所述热能交换水箱一侧设置有温度检测器,所述热能交换水箱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有益效果在于:增加热能回收效率,提升资源利用率,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回收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厂的烟气热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垃圾围城”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垃圾焚烧发电作为“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生活垃圾的最佳方式,引起国家高度重视与关注。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约2518.4亿元,到2020年城镇生活垃圾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要占总无害化处理能力的50%以上。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如果不对这些垃圾进行有效的处理,将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甚至对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目前,焚烧是处理垃圾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在焚烧垃圾的过程中,除了会造成二次环境污染外,还会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因此,在垃圾处理中,可以采取垃圾焚烧发电的方式。
随着垃圾焚烧厂的不断兴建和广泛应用,在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新型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垃圾焚烧厂的烟气热能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垃圾焚烧厂的烟气热能回收装置,包括壳体、出水口、热能交换水箱、引风机、滤网,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所述出水口,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保温隔热填充体,所述保温隔热填充体内部设置有所述热能交换水箱,所述热能交换水箱内部设置有烟气管道,所述烟气管道一侧设置有所述滤网,所述滤网一侧设置有进气阀,所述进气阀一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烟气管道一侧设置有尾气处理器,所述尾气处理器一侧设置有所述引风机,所述引风机一侧设置有排放阀,所述热能交换水箱一侧设置有温度检测器,所述热能交换水箱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上设置有电子显示屏。
上述结构中,在进行烟气热能回收操作时,可先将设备安装至指定地点确保垃圾焚烧厂燃烧产生的烟雾进入到所述进气管内,之后所述控制台会操控所述进气阀工作,所述滤网会进行烟气的第一层过滤,烟气进入所述烟气管道后和所述热能交换水箱内的水进行热量吸收,换热完成后通过所述尾气处理器的处理后再通过所述排放阀排放出去,所述温度检测器会实时监控水温并且通过所述控制台进行调节。
为了进一步提高垃圾焚烧厂的烟气热能回收装置的回收效能,所述壳体上加工有所述出水口,所述壳体与所述保温隔热填充体通过嵌套连接在一起。
为了进一步提高垃圾焚烧厂的烟气热能回收装置的回收效能,所述热能交换水箱与所述保温隔热填充体通过嵌套连接在一起,所述烟气管道与所述热能交换水箱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一起。
为了进一步提高垃圾焚烧厂的烟气热能回收装置的回收效能,所述滤网与所述烟气管道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一起,所述进气阀与所述滤网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一起。
为了进一步提高垃圾焚烧厂的烟气热能回收装置的回收效能,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进气阀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一起,所述尾气处理器与所述烟气管道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一起。
为了进一步提高垃圾焚烧厂的烟气热能回收装置的回收效能,所述引风机与所述烟气管道通过卡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排放阀与所述烟气管道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丽英,未经杨丽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194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调节双凸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印染污泥焚烧流化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