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油毡中油品的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18797.0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97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怀念;连斌;鲍时军;徐震;李猛;周伟;张多鹏;高广伟;聂战福;史光宝;朱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三江环安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9/24 | 分类号: | B30B9/24;B30B15/0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苏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3 | 代理人: | 陈彩霞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辊 输送带 吸油毡 回收装置 油品 驱动机构 回收箱 液压缸 气缸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 环保领域 倾斜向下 活塞杆 接触点 下端 回收率 回收 | ||
吸油毡中油品的回收装置。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油毡中油品的回收装置。包括输送带、挤压辊、挤压辊的驱动机构和回收箱,所述输送带倾斜向下输送,所述挤压辊与输送带的下端接触,所述挤压辊的驱动机构为气缸或者液压缸,所述挤压辊设在气缸或者液压缸的活塞杆上,所述回收箱位于所述挤压辊与输送带的接触点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提高了片状吸油毡中液体的回收率和回收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油毡中油品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吸油毡是一种由惰性化学聚丙烯经熔喷工艺制做而成,它能有效吸附液体并将之留住。吸附产品都是包裹在以线缝制的经表面活化处理剂处理的聚丙烯纤维或无纺布中,外层布极其坚韧耐用,具有强大的毛细管吸收力带来的极强的吸附性,从而吸收泄漏液体流向吸油棉,有效阻止了泄漏的扩散。
片状吸油毡适合小范围液体泄漏的场合中,具有运输方便、使用灵活等优点,但是其吸收完液体后,其中的液体回收是个大难题,目前还没有针对吸油毡中油品的回收装置,导致其回收率和回收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可用于片状吸油毡中油品的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输送带、挤压辊、挤压辊的驱动机构和回收箱,所述输送带倾斜向下输送,所述挤压辊与输送带的下端接触,
所述挤压辊的驱动机构为气缸或者液压缸,所述挤压辊设在气缸或者液压缸的活塞杆上,
所述回收箱位于所述挤压辊与输送带的接触点的正下方。
还包括刮片,所述刮片固定在输送带的机架上并位于输送带的底面的下方,所述刮片与输送带最下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吸油毡的宽度的一半。
所述输送带的表面设有若干弹性凸起。
所述回收箱位于靠近挤压辊的一侧。
所述挤压辊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根L型的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在挤压辊的端头,另一端伸至挤压辊的下方并且位于回收箱的箱口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用于片状吸油毡中液体回收的回收装置,将片状吸油毡铺在输送带上,输送带带动其倾斜向下运动,与挤压辊接触,从而挤出吸油毡中的液体。在输送带上设凸起,增加吸油毡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挤压辊挤压时吸油毡不前进,保证挤压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挤压辊上设推杆,防止挤压后的吸油毡落入回收箱中;在输送带下设刮刀,防止挤压后的吸油毡粘在输送带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提高了片状吸油毡中液体的回收率和回收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示意图;
图中1是输送带,2是挤压辊,3是回收箱,4是刮片,5是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包括输送带1、挤压辊2、挤压辊2的驱动机构和回收箱3,所述输送带1倾斜向下输送,所述挤压辊2与输送带1的下端接触,方便挤压出的液体流下并且不会粘在其他东西上。挤压辊2为弹性材料制成,可方便留下一定的挤压空间给吸油毡,
所述挤压辊2的驱动机构为气缸或者液压缸,所述挤压辊设在气缸或者液压缸的活塞杆上,
所述回收箱3位于所述挤压辊2与输送带1的接触点的正下方,便于挤压出的液体落入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三江环安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三江环安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187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