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多头的40G转10G万兆MPO-LC光纤跳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16081.7 | 申请日: | 2018-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60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守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鸿创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G02B6/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口 光纤跳线 本实用新型 上表面 下表面 套管 多头 便于携带 光纤接头 装置结构 阻燃层 束带 跳线 扩散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头的40G转10G万兆MPO‑LC光纤跳线,包括一号光纤口,所述一号光纤口正下方设有一号接头,所述一号接头左侧设有二号接头,所述二号接头上表面设有二号光纤口,所述二号光纤口左侧设有三号光纤口,所述三号光纤口正下方设有三号接头,所述三号接头左侧设有四号接头,所述四号接头上表面设有四号光纤口,所述一号接头、二号接头、三号接头和四号接头下表面均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下表面设有多组分光纤跳线,所述每组分光纤跳线中间设有束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多个光纤接头,可实现功能的扩散化;在光纤跳线内设置有保护套和阻燃层,可防止光纤跳线发生破坏和燃烧;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跳线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多头的40G转10G万兆MPO-LC光纤跳线。
背景技术
MPO/MTP光纤配线架(箱),是应用于大型数据中心机房MDF,IDF布线区域光纤主干连接及配线单元管理等需要高密度集成的光纤线路环境,实现FTTX及40/100G SFP等收发光模块连接。安装于19英寸机架及机柜中,可配置MPO/MTP预端接模块盒或和MPO/MTP适配器前面板。MPO/MTP光纤具体实践于楼宇之间密集布线系统光纤通信系统,局域网布线光有源设备中光链路互连,通信基站内光纤布线,工业园区机房,商业大楼机房,有线电视网,电信网络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光纤到桌面(FTTX)光信号的连接。
设计的一种具有多头的40G转10G万兆MPO-LC光纤跳线具有多个光纤接头,可实现功能的扩散化;在光纤跳线内设置有保护套和阻燃层,可防止光纤跳线发生破坏和燃烧;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多头的40G转10G万兆MPO-LC光纤跳线。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多头的40G转10G万兆MPO-LC光纤跳线,包括一号光纤口,所述一号光纤口正下方设有一号接头,所述一号接头左侧设有二号接头,所述二号接头上表面设有二号光纤口,所述二号光纤口左侧设有三号光纤口,所述三号光纤口正下方设有三号接头,所述三号接头左侧设有四号接头,所述四号接头上表面设有四号光纤口,所述一号接头、二号接头、三号接头和四号接头下表面均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下表面设有多组分光纤跳线,所述每组分光纤跳线中间设有束带,所述分光纤跳线下表面设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下表面设有主光纤跳线,所述主光纤跳线下表面设有光纤回路器,所述主光纤跳线内部中间设有芯线,所述芯线两侧设有一对屏蔽层,所述每个屏蔽层外侧设有阻燃层。
所述主光纤跳线前表面设有刻度线。
所述刻度线下方设有标识签。
所述每个阻燃层外侧设有保护套。
所述标识签为防水的标识签。
所述套管为耐腐蚀的套管。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具有多头的40G转10G万兆MPO-LC光纤跳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多个光纤接头,可实现功能的扩散化;在光纤跳线内设置有保护套和阻燃层,可防止光纤跳线发生破坏和燃烧;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多头的40G转10G万兆MPO-LC光纤跳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多头的40G转10G万兆MPO-LC光纤跳线的俯视图;
图中,1、一号光纤口;2、一号接头;3、二号接头;4、套管;5、分光纤跳线;6、束带;7、连接器;8、刻度线;9、标识签;10、光纤回路器;11、主光纤跳线;12、三号接头;13、四号接头;14、四号光纤口;15、三号光纤口;16、二号光纤口;17、保护套;18、阻燃层;19、屏蔽层;20、芯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鸿创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鸿创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160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