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粉尘流动采样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15562.6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4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武;徐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九邦环境检测科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6 | 代理人: | 李明通 |
地址: | 350028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样头 采样外壳 粉尘 缓冲室 顶面 下端 连通 采样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 自然重力 缓冲管 流量计 粉尘检测设备 粉尘采样器 最大程度地 采样环境 测试流量 粉尘采样 隔膜吸附 节流阀 连接管 收集仪 收尘 流动 侧面 检测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便携式粉尘流动采样收集装置,属于粉尘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采样外壳和第一采样头,采样外壳的侧面设有第一采样头,采样外壳的顶面设有第二采样头,采样外壳的顶面内侧设有缓冲室,第二采样头的下端连通缓冲室,本实用新型通过采样外壳顶面设有的第二采样头,能够收集上方自然重力下落的粉尘,多方位地检测采样环境的粉尘浓度,而且第二采样头的下端连通缓冲室,连接管的下端连通缓冲管,缓冲管上设有节流阀,克服了隔膜吸附方式收尘的缺陷,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测试流量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粉尘采样收集仪没有考虑上方自然重力下落的粉尘,导致粉尘采样器的流量计无法准确测定粉尘浓度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尘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粉尘流动采样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大气中过多或过少的粉尘都将对环境产生灾难性的影响。在生产生活中,生产性粉尘是人类健康的天敌,是诱发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煤矿粉尘,一方面严重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致使工人患尘肺病,另一方面粉尘浓度过高还潜伏着爆炸的危险。为了严格控制粉尘浓度,需要对粉尘浓度进行监测,常用的浓度监测设备为粉尘浓度检测仪,粉尘收集检测仪简称粉尘仪,也叫粉尘测量仪或粉尘测试仪,主要用于检测环境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粉尘仪的种类分为:激光粉尘仪,在线式连续监测粉尘仪、便携式粉尘仪等,粉尘检测仪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矿山、冶金、电厂、化工制造、卫生监督、环境保护、环境在线监测等等。然而现有技术的粉尘采样收集仪没有考虑上方自然重力下落的粉尘,导致粉尘采样器的流量计无法准确测定粉尘浓度,而且收尘方式采用隔膜吸附方式,容易引起测试流量的不稳定。
发明内容
(1)技术方案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粉尘流动采样收集装置,包括采样外壳和第一采样头,所述采样外壳的侧面设有所述第一采样头,所述采样外壳的顶面设有第二采样头,所述采样外壳的顶面内侧设有缓冲室,所述第二采样头的下端连通所述缓冲室,所述第一采样头的内端面连接缓冲管的一端,所述缓冲室的底面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连通所述缓冲管,所述缓冲管上设有节流阀,所述缓冲管的另一端连接吸气泵,所述吸气泵的底面设有一体化连接的收尘室,所述吸气泵的出气口连接出气管,并且所述出气管通过限位杆固定在所述采样外壳的上下内侧面,所述出气管上设有流量计,所述采样外壳的背面设有散热罩,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散热罩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室的底面设有1~5根所述连接管,并且每根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连通所述缓冲管。
进一步地,采样外壳的底面外部设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底面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限定在支撑套筒的里面,所述支撑套筒的下端固定在底座顶面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套筒上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上设有固定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面设有防滑垫,所述散热罩右侧面设有铁丝网隔尘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粉尘收集检测过程中,启动缓冲管另一端连接的吸气泵,由于采样外壳的侧面设有第一采样头,采样外壳的顶面设有第二采样头,能够收集上方自然重力下落的粉尘,多方位地检测采样环境的粉尘浓度,而且第二采样头的下端连通缓冲室,第一采样头的内端面连接缓冲管的一端,缓冲室的底面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下端连通缓冲管,缓冲管上设有节流阀,克服了隔膜吸附方式收尘的缺陷,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测试流量的稳定性。
(2)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九邦环境检测科研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九邦环境检测科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155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