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15436.0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5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唐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0 | 分类号: | H01H50/00;H01H9/3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陈万江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栅片 静触点 接触腔 高压直流接触器 电弧 本实用新型 围绕设置 体内 通断 密封 固定设置 活动设置 灭弧性能 接触处 接触器 导通 吸附 拉长 熄灭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包括一个密封的接触腔体,接触腔体内活动设置的动触装置,接触腔体内固定设置有两个静触点,动触装置用于导通两个静触点,接触腔体还设置有若干金属栅片,若干所述金属栅片围绕设置于动触装置与静触点的接触处的两侧,若干金属栅片用于熄灭吸附动触装置与静触点通断时所产生的电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于密封的接触腔体内的设置有动触装置、静触点和金属栅片,所述若干金属栅片围绕设置于动触装置与两个静触点所接触的两外侧,金属栅片能够吸引金属栅片与静触点通断时产生的电弧,达到拉长电弧的效果,从而增加灭弧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充电桩、太阳能光伏设备等行业,均趋于采用200~750VDC以上的直流电源系统。现有的与之配套的性能最好的直流接触器为密封式接器,虽然目前其相关的多项公开的技术都能实现大功率负载下的切换操作,但是带载切换的承受次数普遍较低,特别是在100A,320VDC以上的负载条件下,均仅能实现数千次的工作寿命,且过载条件会明显降低工作寿命次数,严重影响了其作为主电源开关的可靠性,导致其配套设备将在使用的中、后期出现极高的故障风险。由于直流电没有像交流电一样的过零点所以无法自然熄灭,故高压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系统直接决定灭弧能力,而灭弧能力又决定了接触器的切换容量和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于密封的接触腔体内的设置有动触装置、静触点和金属栅片,所述若干金属栅片围绕设置于动触装置与两个静触点所接触的两外侧,金属栅片能够吸引金属栅片与静触点通断时产生的电弧,达到拉长电弧的效果,从而增加灭弧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压直流接触器,包括一个密封的接触腔体,接触腔体内活动设置的动触装置,接触腔体内固定设置有两个静触点,动触装置用于导通两个静触点,接触腔体还设置有若干金属栅片,若干所述金属栅片围绕设置于动触装置与静触点的接触处的两侧,若干金属栅片用于熄灭动触装置与静触点通断时所产生的电弧。
其中,所述高压直流接触器还包括滑动设置的导向架,所述导向架设有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所述动触装置卡设于第一肋板与第二肋板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均设置有用于固定金属栅片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设有用于卡设于第一肋板或第二肋板的卡槽和用于固定金属栅片的固定孔。
其中,所述金属栅片的两端设有与固定孔过盈配合的窄端,金属栅片设有吸引动触装置与静触点通断时所产生的电弧的多个栅片部,多个栅片部彼此间隔设置,所述栅片部的面积大于窄端的面积。
其中,所述动触装置包括容设于第一肋板与第二肋板之间的连接件、设置于连接件的限位架、抵触于限位架顶部下底面的动触片和设置于连接件与动触片之间的压力弹簧,动触片用于导通两个静触点。
其中,所述动触片与压力弹簧抵触面设置有第一凸块,压力弹簧套设于第一凸块的外侧,第一凸块用于防止压力弹簧上端的错位偏移。
其中,所述连接件与压力弹簧抵触面设置有第二凸块,第二凸块用于防止压力弹簧下端的错位偏移,第二凸块与第一凸块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接触腔体外侧壁设置有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别位于动触片与两个静触点所接触点的两侧。
其中,所述高压直流接触器还包括用于驱动动触装置进行往复运动的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包括与接触腔体连接的骨架、绕设于骨架外的线圈、与骨架连接的轭铁组件、活动连接于骨架内的衔铁、装设于衔铁的推杆和套设于推杆的复位弹簧,所述轭铁组件位于静触点与衔铁之间,推杆的一端与衔铁连接,推杆的另一端穿过轭铁组件与连接件连接,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轭铁组件抵触,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衔铁抵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154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