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向管柱调节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14709.X | 申请日: | 2018-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4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 发明(设计)人: | 汪朋;唐学东;杨华兴;肖文;丁玲;曹超峰;刘化坤;霍才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1/19 | 分类号: | B62D1/19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周放;逄京喜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侧板 条形通孔 转向管柱 安装支架 夹紧支架 本实用新型 手柄 缓冲部件 光杆 运动部件 管柱 夹紧 降噪 冲击力 车身 架设 穿过 | ||
1.一种转向管柱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管柱(1)、安装支架(2)、夹紧支架(3)和手柄(4);
所述安装支架(2)与车身相连,所述安装支架(2)设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均设有第一条形通孔(5);
所述夹紧支架(3)设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且与所述转向管柱(1)相连,所述夹紧支架(3)上设有第二条形通孔(6),所述第二条形通孔(6)内设有第一缓冲部件;
所述手柄(4)设有光杆(7),所述光杆(7)穿过所述第一条形通孔(5)和所述第二条形通孔(6)连接所述安装支架(2)和所述夹紧支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部件包括第一缓冲骨架(8)和第一缓冲件(9),所述第一缓冲骨架(8)为与所述第二条形通孔(6)的形状相适配的封闭框架结构,所述第一缓冲骨架(8)设于所述第二条形通孔(6)内,所述第一缓冲件(9)设于所述第一缓冲骨架(8)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形通孔(6)为腰形孔,所述第一缓冲骨架(8)为腰形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件(9)共有2个,2个所述第一缓冲件(9)对称设于所述第一缓冲骨架(8)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件(9)为与所述第一缓冲骨架(8)形状相适配的封闭衬套,所述第一缓冲件(9)与所述第一缓冲骨架(8)的内壁贴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管柱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件(9)为T形结构,包括第一缓冲凸块和弧形缓冲条,所述第一缓冲凸块垂直设于所述弧形缓冲条的中部,所述弧形缓冲条的端面与所述第一缓冲骨架(8)的弧形内壁贴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形通孔(5)内设有第二缓冲部件(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管柱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形通孔(5)为弧形条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管柱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部件(10)共有2个,2个所述第二缓冲部件(10)对称设于所述第一条形通孔(5)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部件(10)包括缓冲板和第二缓冲凸块,所述第二缓冲凸块垂直设于所述缓冲板的中部,所述缓冲板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条形通孔(5)在宽度方向上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缓冲凸块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条形通孔(5)在长度方向上的内壁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1470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向包壳搭接结构及汽车
- 下一篇:汽车转向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