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速融雪的沥青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13547.8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2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俞国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荣平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3/34 | 分类号: | E04D3/34;E04D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瓦 加热丝 本实用新型 连接端 融雪 加热 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积雪 技术方案要点 影响沥青 电源线 融化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速融雪的沥青瓦,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积雪影响沥青瓦正常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沥青瓦本体,其技术方案要点在于所述沥青瓦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对沥青瓦本体进行加热的加热丝,且沥青瓦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将加热丝连接于电源线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通过加热丝加热后加速屋面上积雪的融化,保证沥青瓦本体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速融雪的沥青瓦。
背景技术
沥青瓦,是以玻璃纤维毡为胎体,经浸涂优质改性沥青后,一面覆盖彩色矿物材料,另一面覆以隔离材料所制成的新型瓦状屋面防水片材。沥青瓦具有色彩丰富、形式多样、质轻耐用、施工简便等特点,同时具有良好的防水装饰功能,从而使得沥青瓦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于坡屋面的新型防水装饰材料。
因为沥青瓦能够在任何条件下施工,从而缩短施工周期,节约人工费用,且由于沥青瓦重量较轻,还可有效降低屋面的承重成本。合理的费用加上较长的使用年限,让沥青瓦在屋面防水工程中受到青睐。
但是,在北方下雪比较多的城市环境下,屋面积雪一方面容易造成沥青瓦的瓦体结构变形,另一方面,积雪融化后容易造成沥青瓦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速融雪的沥青瓦,具有方便沥青瓦上积雪的融化,从而保证沥青瓦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加速融雪的沥青瓦,包括沥青瓦本体,所述沥青瓦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对沥青瓦本体进行加热的加热丝,且沥青瓦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将加热丝连接于电源线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通过电源线连接至电源,从而对加热丝进行通电后,实现加热丝对沥青瓦本体的加热,从而实现加速屋面上积雪的融化,保持沥青瓦本体的瓦体结构,同时,对沥青瓦本体进行加热后,热量使得沥青瓦本体的黏性更强,从而更加牢固的固定于屋面上。
且通过加热后的沥青瓦本体,可进一步提高屋体的御寒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为开设于沥青瓦本体一侧侧壁上的第一连接孔和贴附于第一连接孔内壁上的第一导电金属片,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连接于加热丝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孔内穿设有抵接于第一导电金属片且固定连接于电源线的第一导电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导电柱对电源线进行固定,且将第一导电柱穿设于第一连接孔内抵接于第一导电金属片,通过第一导电柱和第一导电金属片实现加热丝和电源之间的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为开设于沥青瓦本体另一侧侧壁上的第二连接孔和贴附于第二连接孔内壁上的第二导电金属片,所述第二导电金属片连接于加热丝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孔内穿设有抵接于第二导电金属片且固定连接于电源线的第二导电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导电柱对电源线进行固定,且将第二导电柱穿设于第二连接孔内抵接于第二导电金属片,通过第二导电柱和第二导电金属片实现加热丝和电源之间的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柱和所述第二导电柱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供电源线穿过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便于将电源线分别与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之间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柱和所述第二导电柱的长度对应小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深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的长度对应小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深度,故当电源线连接于第一导电柱或第二导电柱后,第一导电柱或第二导电柱将电源线深入至第一连接孔或第二连接孔内,从而减小相邻两片沥青瓦本体之间因为对加热丝进行电连接时产生的缝隙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荣平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荣平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135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