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12345.1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6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单翠云;王永涛;关婷婷;王鹏臣;王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20;F24F13/30;F24F3/16;F24F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薛峰;王雪梅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机壳 空调室内机 离子风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 环形出风口 进风格栅 周向分布 周向延伸 受控 热交换 前后方向延伸 支撑稳定性 电源装置 换热器 离子风 放电 配置 送风 美观 噪音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室内机,包括:环形机壳,其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具有位于其后侧并沿其周向分布的进风格栅和位于其前侧并沿其周向分布的环形出风口;换热器,设置于环形机壳的内部,并沿环形机壳的周向延伸或分布,且配置成受控地与经由进风格栅进入环形机壳内的至少部分气流进行热交换;环形或弧形的离子风发生装置,设置于环形机壳的内部,并沿环形机壳的周向延伸,且配置成受控地促使环形机壳内的气流朝向环形出风口流动,以形成离子风;以及电源装置,设置于环形机壳内的底部,以为离子风发生装置提供放电用的高压。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支撑稳定性好、送风范围广、外形美观、噪音较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空调室内机有立式和壁挂式两种。现有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均为长条状,其利用折弯式蒸发器进行换热,并使用贯流风机、轴流风机或离心风机进行送风,送风口通常为长条状。现有立式空调室内机为竖直放置的柱状,其利用板式蒸发器进行换热,并使用贯流风机、轴流风机或离心风机进行送风,送风口呈矩形。现有的这些空调室内机不仅容易出现外观视觉审美疲劳,而且送风口的送风范围也比较窄、送风量较小。
并且,风机类的驱动部件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较大,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特别是对于放置于桌面上的桌面空调室内机来说,因为距离用户较近,这种不舒适的体验更加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送风范围广、送风量大且外形美观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高空调室内机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避免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积存冷凝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环形机壳,其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具有位于其后侧并沿其周向分布的进风格栅和位于其前侧并沿其周向分布的环形出风口;
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环形机壳的内部,并沿所述环形机壳的周向延伸或分布,且配置成受控地与经由所述进风格栅进入所述环形机壳内的至少部分气流进行热交换;
环形或弧形的离子风发生装置,设置于所述环形机壳的内部,并沿所述环形机壳的周向延伸,且配置成受控地促使所述环形机壳内的气流朝向所述环形出风口流动,以形成离子风;以及
电源装置,设置于所述环形机壳内的底部,以为所述离子风发生装置提供放电用的高压。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为桌面空调室内机;且
所述环形机壳的底部具有用于与置物面相接触的平面,以允许所述空调室内机直接搁置于所述置物面上。
可选地,所述离子风发生装置为弧形,且所述离子风发生装置沿所述环形机壳的周向延伸至使得其延伸末端与始端之间形成预设大小的缺口,所述缺口形成在所述离子风发生装置的底部;且
所述电源装置设置于所述缺口处。
可选地,所述换热器为沿所述环形机壳的周向延伸的弧形换热器,所述弧形换热器的形状与所述离子风发生装置的形状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换热器具有沿所述环形机壳的周向围成半封闭弧形的冷媒管以及穿设在所述冷媒管上的多个换热翅片;且
所述冷媒管由其冷媒入口端沿其轮廓线以S形轨迹迂回延伸至其冷媒出口端,或者,所述冷媒管由其冷媒入口端沿其轮廓线的周向往复延伸至其冷媒出口端。
可选地,所述环形机壳的中心限定有空置且前后敞开的中央圈孔,以在所述离子风发生装置驱动送风时在所述中央圈孔内形成负压,从而使得室内的未经换热的自然风经所述中央圈孔从后往前地射流而出、并与经所述环形出风口送出的换热后的气流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123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