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冻土地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管桩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11334.1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3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万一农;宫衍圣;田志军;赵玮;刘勇;孙永革;王强;王玉环;余杨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27/35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桩 冻土地区 本实用新型 电气化铁路 桩基础 法兰 网管 桩顶 开挖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 季节性冻土 材料用量 冻土环境 整体组装 支柱基础 冻土层 隔热板 隔热层 埋入 冻土 紧凑 融化 节能 污染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冻土地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管桩基础,自下而上包括管桩及支柱,管桩从季节性冻土层向下埋入永久性冻土层内,桩顶露于地面以上;支柱底部与管桩桩顶之间设置有隔热板。本实用新型用于冻土地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支柱基础,结构设计紧凑,整体组装,方便安装,管桩法兰与支柱法兰之间设置隔热层,防止热量下传引起下部永冻土融化,没有人工大开挖圬工作业,材料用量少,节能、环保,避免大开挖引起的冻土环境破坏和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冻土地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管桩基础。
背景技术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线路上方向电力机车供电的装置,主要由接触悬挂、支撑装置、定位装置、支柱与基础几部分组成。其中接触网支柱与基础主要为接触网上部悬挂、支撑、定位装置,提供结构支持保证。青藏高原冻土地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管桩基础,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管桩穿透季节性冻土层伸入永冻土层,并利用永冻土的冻结强度形成可靠的基础形式。保证青藏高原冻土地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支柱不倾斜、不拔起或融沉(沉陷)。
常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支柱基础采取大开挖直埋式基础或采用基坑灌注素混凝土基础或换填粗颗粒土。此类基础开挖面较大,基础深度较小,对地表土层扰动大,基础深度小不能穿透季节性冻土层,无法抵抗藏高原冻土地区冻融循环对接触网支柱的破坏。这类基础无法解决冻胀力对基础的上拔作用,支柱经过几个冻融循环后,大都被拔起倾斜或倒覆。尤其进行大开挖后破坏原冻土的热工平衡,填土无法回复原状,导致水分迁移,冻土上限人为加大,并且大开挖对周围环境和植被破坏较大,加剧高原冻土退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冻土地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管桩基础,减小季节冻土的切向冻胀力,保护冻土,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冻土地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管桩基础,其特征在于:
自下而上包括管桩及支柱,管桩从季节性冻土层向下埋入永久性冻土层内,桩顶露于地面以上;
支柱底部与管桩桩顶之间设置有隔热板。
支柱底部和管桩桩顶均设置有内嵌式的连接法兰,上下对接并通过螺栓固定,隔热板夹设于上下两个连接法兰之间。
管桩上部外周涂覆碴油或工业凡士林。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用于冻土地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支柱基础。
2、结构设计紧凑,整体组装,方便安装。
3、管桩法兰与支柱法兰之间设置隔热层,防止热量下传引起下部永冻土融化,隔热为石棉板成本低。
4、没有人工大开挖圬工作业,材料用量少,节能、环保,避免大开挖引起的冻土环境破坏和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腕臂支柱与管桩总装图。
图2为接触网管柱构造示意图。
图中,1-整体式水平腕臂,2-支柱,3-管桩,4-连接法兰,5-隔热板,6-季节性冻土层,7-永久性冻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113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