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筋灌浆套筒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8119.6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5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思媛;闫文赏;程时涛;陈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3210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筒体 钢筋 连接端 螺纹孔 灌浆 预制 出浆孔 套筒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 连接钢筋 施工 体内 上端 丝头 套筒 施工技术领域 装配式建筑 连通腔体 施工效率 灌浆料 连通腔 注浆孔 伸入 进度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钢筋灌浆套筒连接结构。包括套筒筒体、预制端钢筋、连接钢筋,套筒筒体的上端设有螺纹孔,套筒筒体内形成连通腔体,套筒筒体的上部设有第一出浆孔,套筒筒体的中部设有第二出浆孔,套筒筒体的下部设有注浆孔,预制端钢筋的连接端设有与螺纹孔配合的丝头,套筒筒体通过其上端的螺纹孔与带有丝头的预制端钢筋的连接端连接,连接钢筋的连接端伸入套筒筒体的连通腔体内并通过灌浆料与螺纹孔内的预制端钢筋的连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双出浆孔设置,有利于施工人员及时了解灌浆进度,可以有效避免套筒筒体内灌浆不实,提高施工质量,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对施工人员的要求较低,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钢筋灌浆套筒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中,存在大量的节点连接和拼缝连接,而钢筋的连接无疑又是其中应用最多、最为重要的关键技术,由于装配式结构存在大量的预制构件,施工过程也具有其特殊性,传统的绑扎搭接、焊接等连接结构已经不能够满足其施工要求,目前来说,装配式结构中应用较多钢筋连接为灌浆套筒连接,但是现有的灌浆套筒连接结构在其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无法时刻掌握和了解灌浆进度,这就会造成灌浆套筒内灌浆不实,影响钢筋连接质量和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使施工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灌浆进度、避免出现灌浆不实的钢筋灌浆套筒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筋灌浆套筒连接结构,包括套筒筒体、预制端钢筋、连接钢筋,其特征在于:套筒筒体的上端设置有螺纹孔,套筒筒体内形成连通腔体,套筒筒体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出浆孔,套筒筒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出浆孔,套筒筒体的下部设置有注浆孔,预制端钢筋的连接端设置有与螺纹孔配合的丝头,套筒筒体通过其上端的螺纹孔与带有丝头的预制端钢筋的连接端连接,连接钢筋的连接端伸入套筒筒体的连通腔体内并通过灌浆料与螺纹孔内的预制端钢筋的连接端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双出浆孔设置,有利于施工人员及时了解灌浆进度,可以有效避免套筒筒体内灌浆不实,提高施工质量,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对施工人员的要求较低,提高了施工效率。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套筒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连接钢筋相适应的剪力槽,增加灌浆料与套筒筒体间的粘结力,预防连接滑移的出现。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 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 是图3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 是图4中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套筒筒体1;预制端钢筋2;连接钢筋3;螺纹孔4;注浆孔5;第二出浆孔6;第一出浆孔7;剪力槽8;灌浆料9;丝头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81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纹钢续接器
- 下一篇:用于装配式结构的钢筋灌浆套筒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