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防水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7271.2 | 申请日: | 2018-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8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群;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利华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1/00 | 分类号: | E03B11/00;E03B9/00;G05D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吴丽浔 |
地址: | 10001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池本体 泄水管 消防水池 液位指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 泄水阀 液位计 溢水管 侧壁 技术方案要点 透明液位计 水位变化 一端连接 通气管 液位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防水池,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封闭的水池本体,水池本体包括固定连接于水池本体顶端上的通气管和固定连接于水池本体侧壁上的泄水管和溢水管,泄水管设置有泄水阀,在水池本体外侧连接有液位指示装置,液位指示装置包括用于显示水池本体内水的液位的透明液位计;液位计一端连接于泄水管上,位于泄水阀与水池本体的侧壁之间,液位计远离泄水管一端与溢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及时掌握消防水池内的水位变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防水池。
背景技术
消防水池是人工建造的供给消火栓系统、自动消防喷淋系统、消防水炮和水喷雾系统消防用水的储水设施。为保证室内消防用水量,必须保证消防水池有充足的储水,而消防水池中的水位正常才能保证发生火灾时能够提供足够的消防用水,因此,对消防水池的水位监控,保证水池中有足够的用水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有的消防水池经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消防水池,为了防止水池里的水不被污染,钢筋混凝土消防水池一般是封闭结构(有顶板结构)。顶板上设置有带盖的检修口和通气管。检修口是为了方便工人进入消防水池内部进行维修工作;通气管是为了保证池内水通风,减少细菌产生。
现有技术中,对于消防水池内水位的控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消防水池内安装浮球阀,浮球阀与进水口的阀门联动,具有自动开启、关闭管路,以控制水位的功能。
但是因为消防水池是密封结构,当浮球阀失灵时,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当浮球阀失灵,消防水池内出现储水不足,甚至完全没水的情况时,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在遇到火灾时,会因水源不足会导致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防水池,其优点是可以随时掌握消防水池内的水位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消防水池,包括封闭的水池本体,水池本体包括固定连接于水池本体顶端上的通气管和固定连接于水池本体侧壁上的泄水管和溢水管,泄水管设置有泄水阀,在水池本体外侧连接有液位指示装置,液位指示装置包括用于显示水池本体内水的液位的透明液位计;液位计一端连接于泄水管上,位于泄水阀与水池本体的侧壁之间,液位计远离泄水管一端与溢水管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气管与溢水管均与大气连通,使得水池本体内的水可以通过泄流管流入液位计,而且液位计内的液位与水池本体内的液位相同,使得液位计可以指示水池本体内的液位。而且液位计的透明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及时掌握消防水池内的水池变化,第一时间作出维修准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液位指示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液位计上的用于报警指示的驱动开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报警开关能够在液位计内水位超出正常设定值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进行相应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位计通过第一连通管垂直固定连接于泄水管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如此设置不需要在水池本体池壁上开设有孔,防止水池本体池壁出现渗漏现象,而且因为水池本体池壁上连接有出水管和泄水管以及溢水管,液位计连接在泄水管上解决了安装空间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通管远离液位计一端与泄水管焊接;
另一端通过全铜旋塞阀固定连接于液位计靠近泄水管一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旋塞阀平时常开,使得泄水管内的水可以流入液位计,使得液位计正常工作,可以显示液位示数。当液位计需要维修清洗时,将旋塞阀关闭并泄掉液位计内的存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位计靠近溢水管一端通过第二连通管连接于溢水管上;
第二连通管一端固定连接于液位计远离泄水管一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溢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利华消防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利华消防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72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