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油管道伴热系统及沥青站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5766.1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8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述新;刘栋玉;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5/20 | 分类号: | F23K5/20;F17D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伴热系统 燃油管道 燃油输送 导热管 油泵 导热油 燃油加热 吸热管道 一端连接 燃烧器 沥青 进口 工作温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 出口连接 导热油源 点火故障 气化现象 温度过热 温度一致 燃油罐 热传递 伴热 挥发 轻油 重油 保证 出口 | ||
1.一种燃油管道伴热系统,包括燃油输送管(10)及燃油导热管(20),所述燃油输送管(10)的一端连接燃油罐(30),所述燃油输送管(10)的另一端连接燃烧器(40),所述燃油导热管(20)沿所述燃油输送管(10)布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泵(50)、设置于所述燃油罐(30)内的燃油加热管道(60)和导热油吸热管道(70),所述燃油加热管道(60)的进口连接导热油源,所述导热油吸热管道(70)的出口与所述油泵(50)的进口连接,所述油泵(50)的出口连接燃油导热管(20)的进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油管道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加热管道(60)的进口与所述导热油源之间设置有通断阀(80),所述燃油加热管道(60)的出口通过回油管道连接导热油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燃油管道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源为导热油炉管道(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油管道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加热管道(60)和/或所述导热油吸热管道(70)为圆壁无缝钢管或椭圆无缝钢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油管道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导热油吸热管道(70)内导热油的流动方向,所述导热油吸热管道(70)的截面尺寸不同;和/或,沿燃油加热管道(60)内的导热油的流动方向,所述燃油加热管道(60)的截面尺寸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油管道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加热管道(60)和/或所述导热油吸热管道(70)为铝管或铝合金管。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燃油管道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导热管(20)的出口与所述导热油吸热管道(70)的进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燃油管道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吸热管道(70)的进口连接导热油罐,所述燃油导热管(20)的出口通向所述导热油罐。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燃油管道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导热管(20)嵌套设置在所述燃油输送管(10)的外侧,所述燃油输送管(10)与所述燃油导热管(20)之间的夹层空间为导热油的流动空间。
10.一种沥青站,包括燃油罐(30)、燃烧器(40)、骨料烘干系统及沥青输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燃油管道伴热系统,所述燃油输送管(10)连接燃油罐(30)及燃烧器(40),所述燃烧器(40)为所述骨料烘干系统供热,所述导热油源通过沥青伴热管道为所述沥青输送管伴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57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灰尘筛选功能的RTO焚化炉
- 下一篇:挡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