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端子机送线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05523.8 | 申请日: | 2018-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3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汤俊毅;黄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美华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3/052 | 分类号: | H01R43/05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送线器 底板 端子机 固定板 支架 隔板 放线桶 本实用新型 驱动机构 容纳腔 送线 技术方案要点 空转 拆卸连接 垂直固定 送线机构 不连续 线圈轴 穿孔 供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子机送线器,属于送线器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可持续供线的送线器,以解决送线器送线不连续,造成端子机空转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板、垂直固定在底板上的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支架远离底板的一端,所述支架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靠近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送线机构,所述底板上设有放线桶,所述放线桶内拆卸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放线桶分为上下两个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沿其周向上阵列有若干线圈轴,所述隔板上设有穿孔。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端子机,可以使送线器持续送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线器,特别涉及一种端子机送线器。
背景技术
各种线材可被供给诸多不同种类的机器和装置,这些机器和装置用于线材的切割、熔炼等,在这过程中都会涉及到线束的输送问题。
现有的送线器是将卷绕好的线束放在转盘或转轴上,对线束施加动力,利用转盘或转轴的转动,将线束释放出来,并通过过线装置进行输送。当一圈线束输送结束后,需要将送线器停下来,更换新的线束才能继续向端子机输送线,送线器停下来的时候端子机还是处于空转的工作状态,没有生产产品,不仅对端子机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还浪费了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端子机送线器,具有持续供线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端子机送线器,包括底板、垂直固定在底板上的支架、垂直固定在支架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支架远离底板的一端,所述支架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靠近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送线机构,所述底板上设有放线桶,所述放线桶内拆卸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放线桶分为上下两个容纳腔,两个所述容纳腔内沿其周向上阵列有若干线圈轴,所述隔板上设有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端子机工作前,首先在两个容纳腔的线圈轴上放置有线圈,第一个线圈线尾的金属线与第二个线圈线头的金属线相连接,后续的线圈一次按照这个方式连接,下容纳腔内第一个线圈的线头从穿孔穿出到上容纳腔中,与上容纳腔中最后一个线圈线尾的金属线连接。送线器工作时,上容纳腔中第一个线圈的线头通过送线机构输送到驱动机构上,再由驱动机构拉动线束并输送到端子机中,当第一个线圈结束后,第二个线圈继续输送,直到上下两个容纳腔内的线圈都输送结束。这种送线器只有在所有线圈都输送结束后才停机更换下一批的线圈,减少了端子机空转,节约了工作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穿孔的内壁上设有泡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端子机在工作时,线束一直处于拉力的状态,线束从穿孔中穿出后,线束与穿孔的内壁接触产生磨损,增加了废品率。泡棉可以减少线束表面磨损,对线束进行保护,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废品率。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远离驱动机构的一端设有导向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机构将从放线桶内出来的线束导入到送线机构中,减少送线机构在送线时,线束晃动而造成线束不易进入到送线机构中送线,节省了送线时间,提高了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轮、与导向轮同轴安装的摆杆,所述摆杆远离导向轮轮轴的一端设有压线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束从下进入到导向轮时需要改变运动方向,此时线圈在导向轮处弯曲,弯曲的线束在驱动机构的拉力作用下向上翘曲,导致后续的线圈偏离导向轮而不能正常的进入到送线机构中,需要工人手动去调节。线束弯曲向上翘曲时,压线辊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线束不易上翘,从而实现线束的连续进线。
进一步的,所述送线机构包括第一送线装置和第二送线装置,所述第一送线装置和第二送线装置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送线装置包括第一排滚轮和第二排滚轮,所述第一排滚轮与第二排滚轮相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美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美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55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