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施工自动放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4910.X | 申请日: | 2018-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7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东阳 |
主分类号: | B65H75/44 | 分类号: | B65H7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1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支撑板 电机 支撑杆 支撑座 自动放线装置 啮合 本实用新型 电力施工 线圈支架 转动安装 通孔 滑动安装 上固定套 输出轴 支撑 放线 卡槽 卡杆 省力 省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施工自动放线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远离电机的一侧设有固定安装在支撑座顶部的支撑板,支撑板靠近电机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支撑板上转动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靠近电机的一端固定套设有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齿轮,支撑杆的顶部开设有卡槽,支撑板远离电机的一侧设有套设在支撑杆外侧的线圈支架;线圈支架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支撑块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滑动安装有卡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省时省力,可自动快速的放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放线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施工自动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既是是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仍然对电力有着持续增长的需求,因为我们发明了电脑、家电等更多使用电力的产品,不可否认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电力成为人们的必需品,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
目前电力施工在放线的时候多是将电缆绕成的线圈放置在一个架上,然后用人工进行拉扯来完成放线,这种放线方法比较繁琐,费时费力,且需要耗费相当大的人力,因此我们提出了电力施工自动放线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电力施工自动放线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电力施工自动放线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远离电机的一侧设有固定安装在支撑座顶部的支撑板,支撑板靠近电机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支撑板上转动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靠近电机的一端固定套设有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齿轮,支撑杆的顶部开设有卡槽,支撑板远离电机的一侧设有套设在支撑杆外侧的线圈支架;
线圈支架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支撑块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滑动安装有卡杆,卡杆的底端延伸至卡槽内,第一通孔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滑动安装有固定套设在卡杆外侧的限位块,限位块的顶部与环形凹槽的顶部内壁之间焊接有套设在卡杆外侧的弹簧。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两侧均嵌套有第一滚珠,第一滚珠与环形凹槽的内壁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卡杆的顶端延伸至第一通孔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把手,把手的外侧固定套设有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远离电机的一侧嵌套有多个第二滚珠,第二滚珠与线圈支架靠近支撑板的一侧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支撑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外圈与第二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靠近支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圆轴,圆轴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二轴承。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靠近电机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第二轴承的外圈与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东阳,未经王东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49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收卷充电线的充电桩
- 下一篇:集线盒及接地组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