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碰撞扭扭车动力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3020.7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7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雷远兵;李贵府;张泽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杰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613;H01M10/6554;H01M2/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黄国勇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支架 上盖 动力电池 防碰撞 扭扭车 电池 底盖 通孔 外壁 电池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固定电池组 螺丝扣结构 正极接线柱 多个电池 抗震能力 导电片 方便车 过线槽 散热孔 支架卡 散热 过热 绝缘 铝板 容置 套接 下盖 粘接 走线 串联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碰撞扭扭车动力电池,包括上盖和底盖,所述上盖和底盖之间容置有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多个所述电池并排粘接在一起并通过导电片串联,所述电池组的外壁套接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卡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外壁均开设有通孔,多个所述电池的正极接线柱均穿过通孔,该防碰撞扭扭车动力电池采用ABS工程塑料外壳,此外壳拥有绝缘,固定电池组的作用,外壳的上盖设计过线槽,方便车里面走线固定,上、下盖设计散热孔,利于电池散热,避免电池组过热,上盖设计螺丝扣结构,方便牢固的固定到车的铝板上,有效的提升了整个电池组的抗震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碰撞扭扭车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扭扭车的作为一种环保的绿色玩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慢慢的成为人们生活娱乐中的一部分。故而,人们对扭扭车的质量及安全性这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池是电动扭扭车正常行驶的动力保障,电池的寿命与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扭扭车的寿命与安全。为避免电动扭扭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电池的碰撞摩擦,发热等,导致电池模组发生壳体破损、漏液、短路等情况,进而影响电动车的正常使用,严重的将引发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扭扭车电池组容易出现破损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碰撞扭扭车动力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防碰撞扭扭车动力电池,包括上盖和底盖,所述上盖和底盖之间容置有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多个所述电池并排粘接在一起并通过导电片串联,所述电池组的外壁套接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卡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外壁均开设有通孔,多个所述电池的正极接线柱均穿过通孔。
优选的,所述上盖和底盖均采用ABS工程塑料制成,所述上盖的表面设置有过线槽,所述上盖的表面设有一体成型的螺丝扣结构,所述上盖和底盖通过卡扣卡合,所述上盖和底盖的外壁均开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电池组的上端面盖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为双层ABS工程塑料板。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碰撞扭扭车动力电池,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电池组与上盖、底盖之间放入电池支架进行隔离,利于电池之间的散热,绝缘,在电池的外部,采用ABS工程塑料外壳,此外壳拥有绝缘,固定电池组的作用,外壳的上盖设计过线槽,方便车里面走线固定,上下盖设计散热孔,利于电池散热,便于电池组过热。上盖设计螺丝扣结构,方便牢固的固定到车的铝板上,有效的提升了整个电池组的抗震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碰撞扭扭车动力电池的结构爆炸图。
图中:1上盖、2保护板、3第一支架、4电池组、5第二支架、6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防碰撞扭扭车动力电池,包括上盖1和底盖6,其特征在于,上盖1和底盖6之间容置有电池组4,电池组4包括多个电池,多个电池并排粘接在一起并通过导电片串联,电池组4的外壁套接有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5,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5卡接在一起,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5的外壁均开设有通孔,多个电池的正极接线柱均穿过通孔,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5用于固定电池组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杰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杰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30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