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滑桩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2543.X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1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金;蒋书照;石清泉;华建民;黄乐鹏;魏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22 | 分类号: | E02D5/22;E02D17/2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563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滑桩 底部凸起 圆锥通孔 圆弧形 边坡 凸起 安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 抗滑桩结构 拔模斜度 导流通道 底部边缘 底部圆弧 顶部边缘 灌注成型 内部凹陷 平面轮廓 逐渐变小 斧头状 排水沟 凸起部 防堵 透水 腰线 腰部 嵌入 平行 通畅 排水 外部 | ||
1.一种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沿其长度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拔模斜度且其在边坡内灌注成型后从边坡外部至内部横截面逐渐变小,所述横截面呈斧头状平面轮廓,包括顶部居中的顶部凸起和底部居中的底部凸起,所述顶部凸起的顶部边缘呈圆弧形,底部凸起的底部边缘呈圆弧形,顶部的圆弧边缘与底部的圆弧边缘为同一个圆上的一部分且顶部的圆弧边缘长度小于底部边缘的圆弧长度,分别连接顶部的圆弧边缘和底部的圆弧边缘的两条圆弧腰线左右对称地布置在所述横截面的两侧,且两条圆弧腰线均朝横截面内部凹陷;
在抗滑桩的两侧圆弧腰部靠底部处分别沿抗滑桩长度方向开设有排水沟,在抗滑桩的底部圆弧凸起部内设有一个圆锥通孔,该圆锥通孔的轴线与抗滑桩的长度方向平行,且圆锥通孔与排水沟底部之间通过若干导流通道连通,每个导流通道内均插有可以让水通过的防堵透水笼,所述防堵透水笼可以从圆锥通孔内自由地插入或者拔出导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的圆弧边缘长度等于底部边缘的圆弧长度的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的圆弧边缘弧度为π/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腰线的半径为顶部的圆弧边缘的半径的1.34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通孔与抗滑桩的拔模斜度形成的锥角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通孔的大端口的半径等于0.774倍大端口圆心到抗滑桩最低点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透水笼包括一段与导流通道弧度相适应的弯曲管道,该管道内充有透水钢网,管道朝边坡内部的一端为尖端,另一端焊接在设有把手的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扣在导流通道朝圆锥通孔内的一端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圆锥通孔内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未经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254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周转利用的地连墙顶部防绕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拔方形管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