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淬火炉长筒形件出炉淬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2420.6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5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瑜;王志红;郭宏伟;梁栋;王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宏伟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C21D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秦舜生 |
地址: | 47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起吊杆 叉臂 长筒形件 出炉淬火 淬火炉 吊孔 悬臂 本实用新型 间隔固定 配合连接 使用寿命 梳状结构 筒状工件 一致性好 长管形 淬火 叉杆 叉装 盲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淬火炉长筒形件出炉淬火装置,其中:具有长管形的支架,在支架的同一平面上间隔固定连接有多个叉装筒状工件的叉杆,形成梳状结构,在支架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起吊杆,起吊杆的端部具有第一吊孔,支架对应起吊杆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叉臂,所述叉臂配合连接有悬臂,悬臂的端部具有叉臂可叉入的盲孔;所述支架的中部设有第二吊孔。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产品淬火一致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处理工艺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淬火炉长筒形件出炉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淬火筐广泛应用于油淬、风淬、回火、调质等热处理工艺中,在热处理过程中,由于高温下循环使用,淬火筐变形量大,且还存在淬火线内预热保温不均匀、推进线内不平稳及使用时间短等缺点,一般淬火筐为540mm*500mm*350mm的长方体形状,筐壁上均布有通风槽,这种结构淬火筐在淬火过程中散热效果不好,变形量大,在淬火线内预热保温不均匀、推进线内不平稳,而且在处理较小件的产品容易掉出。
普通热处理轨道或淬火炉在装炉时,一般也采用淬火专用筐,产品调质时温度升温至860度左右,然后保温2小时左右,普通碳钢材质筐子,经过反复几次长时间加热后,筐体即产生严重扭曲变形,需要修理和更换,费时费工,且严重影响生产进度,如果采用不锈钢耐热筐,成本过高,并且经过较长时间使用后,也会变形损坏。在淬火时长筒形件带筐子一起入,易发生变形弯曲,并且由于产品淬火时呈堆积状态,淬透性不好,并且淬火后表面硬度不均匀,致使产品硬度和金相组织不合格,造成严重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和长筒形淬火工件的特点,需研制一种对工件淬火影响小,成本低,使用方便的淬火装置。
授权公告号 CN 202181319 U 授权公告日 2012.04.04公开了一种用于耐热钢铸造的新式淬火筐,包括底部以及侧部,所述底部和所述侧部均设有散热孔,所述底部与所述侧部间的连接部位存在一定的弧度,所述侧部间的连接部位存在一定的弧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在不影响其使用效果的前提下节约了原材料。该新式淬火筐同样存在变形损坏的问题,使用寿命短,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产品淬火一致性好的淬火炉长筒形件出炉淬火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该淬火炉长筒形件出炉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长管形的支架,在支架的同一平面上间隔固定连接有多个叉装筒状工件的叉杆,形成梳状结构,在支架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起吊杆,起吊杆的端部具有第一吊孔,支架对应起吊杆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叉臂,所述叉臂配合连接有悬臂,悬臂的端部具有叉臂可叉入的盲孔;所述支架的中部设有第二吊孔。
所述叉杆上涂敷有耐热层材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该淬火炉长筒形件出炉淬火装置具有支架和在其上间隔固定的叉杆,形成梳状结构,该每个叉杆可以对应叉装一个筒状工件。在使用时,将筒状工作并排放置在普通热处理轨道或淬火炉的工作台上,经淬火炉加热后,工作台移出,由天车吊钩通过第二吊孔吊着整个淬火装置,将悬臂的端部盲孔叉入叉臂,人工扶持悬臂通过天车的移动调节将叉杆叉入并排设置的筒状工件的中心孔中,再将天车吊钩吊挂在第一吊孔中,通过天车将筒状工件吊到淬火池中进行淬火。在吊装过程中工件连接牢固,安全性好。整个淬火装置结构简单,淬火的工件整体裸露在外边且并排设置,淬火时全部工件同步入水,在水中无部件遮拦,冷却降温一致,不受影响,故淬火一致性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套装工件时的结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宏伟,未经郭宏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2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轴类零部件激光修复后局部热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球淬火加工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