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稳定松套管内油膏填充压力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2244.6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4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邢凤雨;王峰;王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松套管 油膏填充 本实用新型 进油管 油膏泵 压力传感器信号 油膏 压力传感器 光缆生产 控制器 稳压罐 减小 稳压 线径 电机 监控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稳定松套管内油膏填充压力的装置,涉及光缆生产制造领域,该装置包括:稳压罐,其上设有进油管和用于监控稳压罐内油膏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油膏泵,其与进油管相连;以及控制器,其与压力传感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控制油膏泵的电机的转速。本实用新型中的用于稳定松套管内油膏填充压力的装置能够稳定松套管内油膏填充压力、减小松套管线径波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生产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稳定松套管内油膏填充压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通讯技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极为迅速,光缆将在不久的将来完全取代电缆。然而光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水分及潮气的渗入,将导致光缆的传输性能劣化,甚至不能使用。在通信光缆制备过程中,对光纤光缆的防水(潮)方法及防水材料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为了防止水分的侵入及在制成光缆过程中光纤相互摩擦而损坏光纤,除了在光缆空隙中填充光缆油膏外,还需在光纤上涂上光纤油膏,以保证光纤良好的机械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光纤油膏是用于填充光缆中松套管的材料,主要是保护光纤不受潮气侵蚀和起衬垫作用,减缓光纤收到的振动、冲击等,保证光纤的性能不受影响。松套管是使光缆中可以松散地放置光纤,保护光纤免受内部应力与外部侧压力影响的聚丙烯或尼龙制成的套管。常规光纤松套管的生产就是光纤伴随恒定量油膏同时进入松套管内部的过程。
一般来说,油膏泵将油膏中转罐内的油膏以额定转速,使其具备恒定压力直接经过管道填充,填充的稳定性与油膏泵体自身的稳定性息息相关,泵体高低转速切换过程,给定油膏的压力并非呈现线性变化,填充量也呈非线性变化,这样将会导致松套管的线径会有较大波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松套管内油膏填充压力、减小松套管线径波动的用于稳定松套管内油膏填充压力的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稳定松套管内油膏填充压力的装置,包括:
稳压罐,其上设有进油管和用于监控所述稳压罐内油膏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油膏泵,其与所述进油管相连;以及
控制器,其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信号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油膏泵的电机的转速。
稳压罐能够保证其罐内的压力,当油膏从进油管进入后,在稳压罐的作用下,油膏将会以恒定的压力排出并注入到松套管中。同时,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控稳压罐内油膏压力,并将监控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稳压罐内油膏压力的情况,来调整油膏泵电机的转速,更好的使稳压罐内保持较稳定的压力。在采用稳压罐和压力传感器后,相当于隔离了油膏泵对松套管内油膏填充的直接影响,进而能够稳定油膏填充压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变频器,所述变频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油膏泵和控制器相连。
油膏泵的电机在启动时,电流会比额定高5-6倍,不但会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而且消耗较多的电量。变频器的作用主要是调整油膏泵的电机的功率、实现电机的变速运行,以达到省电的目的。同时变频器可以降低电力线路电压波动,因为电压下降将会导致同一供电网络中的电压敏感设备故障跳闸或工作异常。采用了变频器后,变频器的作用能在零频零压时逐步启动,这样能最大程度的消除电压下降,发挥更大的优势。
此外,设置变频器后,变频器可以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从而能够更加智能、方便的对油膏泵的电机的转速进行调整。另外,变频器还可以起到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稳压罐内还设有透气板,所述透气板上设有多个孔。
设置透气板的目的在于,当油膏的流速过大时,避免油膏的流动而带走起稳压作用的气体,从而能够让稳压罐保持正常稳定的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22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