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洋采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1305.7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3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应瑞功;刁新源;张绍京;吴岳;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12 | 分类号: | G01N1/1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筒 吊环 吊绳 本实用新型 底部开口 采泥器 刃口 施压 沿圆周方向 顶部安装 顶部封闭 海洋科考 一次性 海洋 环套 泥土 采集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科考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海洋采泥器,包括采泥筒、施压环、顶吊环、侧吊环、连杆、吊绳及刃口,采泥筒顶部封闭、底部开口,所述施压环套在该采泥筒的外部,通过所述连杆与采泥筒的外表面连接,所述采泥筒底部开口设有刃口;所述采泥筒的顶部安装有顶吊环,该采泥筒外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沿圆周方向均匀连接有多根吊绳,每根所述吊绳上均连接有侧吊环。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可以一次性在海底采集较多的泥土,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科考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海洋采泥器。
背景技术
在海洋科考工作中,科研人员常常需要在海底采集一些泥土样板,做科学研究。而在海底采集泥土需要借助海洋采泥器的帮助。现有的海洋采泥器大多设计成抓斗式采泥器和多管式采泥器两种。抓斗式采泥器的采泥过程需要借助太多机械传动,导致其在高压的海底工作时常常会发生故障,稳定性不好。而多管式采泥器设计太过复杂,在采泥过程中需要进行智能控制,成本高,而且采泥量不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抓斗式采泥器及多管式采泥器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采泥器。该海洋采泥器设计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可以一次性在海底采集较多的泥土,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采泥筒、施压环、顶吊环、侧吊环、连杆、吊绳及刃口,其中采泥筒顶部封闭、底部开口,所述施压环套在该采泥筒的外部,通过所述连杆与采泥筒的外表面连接,所述采泥筒底部开口设有刃口;所述采泥筒的顶部安装有顶吊环,该采泥筒外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沿圆周方向均匀连接有多根吊绳,每根所述吊绳上均连接有侧吊环;
其中:各所述吊绳的长度相等,且大于所述采泥筒的直径;
所述施压环为铅块制成的圆环形,每根所述连杆的一端均通过螺钉与该施压环的内环表面固接,每根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均与采泥筒的外表面焊接;
各所述连杆的轴向中心线均与采泥筒的轴向中心线垂直相交;
各所述连杆等高设置,均位于靠近所述采泥筒顶部的位置;
所述采泥筒的轴向中心线与施压环的轴向中心线共线;
所述刃口沿采泥筒底部开口的圆周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可以一次性在海底采集较多的泥土,稳定性好。
2.本实用新型将连接侧吊环的吊绳长度设置成大于采泥筒的直径,保障吊绳可以散落在采泥筒周围,不妨碍采泥筒采泥,亦可以吊起采泥筒。
3.本实用新型的施压环通过连杆连接于采泥筒靠近顶部的位置,更便于通过施压环的重力作用将采泥筒压入海底的泥土中所需深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其中:1为采泥筒,2为施压环,3为顶吊环,4为侧吊环,5为连杆,6为吊绳,7为刃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采泥筒1、施压环2、顶吊环3、侧吊环4、连杆5、吊绳6及刃口7,其中采泥筒1为圆筒形,顶部封闭、底部开口,在采泥筒1顶部的中心处设有圆环形的顶吊环3;采泥筒1底部开口设有刃口7,该刃口7沿采泥筒1底部开口的圆周设置一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13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监察用污水采样器
- 下一篇:检体采集器